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英文縮略表 | 第12-13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3-18页 |
1.1 选题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第13-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4-17页 |
1.2.1 长期施肥下土壤钾素含量变化趋势 | 第14-15页 |
1.2.2 长期施肥土壤钾素在有机无机复合体中的分布规律 | 第15页 |
1.2.3 动力学方法在缓效钾释放中的应用 | 第15-16页 |
1.2.4 pH对土壤钾素有效性的研究 | 第16-17页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7-18页 |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8-23页 |
2.1 研究内容 | 第18页 |
2.1.1 长期施肥对土壤钾素形态影响 | 第18页 |
2.1.2 长期施肥红壤不同粒级复合体中钾素形态变化特征 | 第18页 |
2.1.3 长期施肥红壤及不同粒级复合体中缓效钾释放规律 | 第18页 |
2.1.4 长期施肥及不同pH下生物有效性变化规律 | 第18页 |
2.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2.3 材料与方法 | 第19-23页 |
2.3.1 试验点概况 | 第19页 |
2.3.2 试验设计 | 第19-22页 |
2.3.3 数据测定方法 | 第22-23页 |
第三章 长期施肥红壤钾素形态变化特征 | 第23-39页 |
3.1 长期施肥红壤速效钾含量变化规律 | 第23-27页 |
3.2 长期施肥红壤缓效钾含量变化规律 | 第27-31页 |
3.3 长期施肥红壤全钾含量变化规律 | 第31-34页 |
3.4 土壤粘粒矿物分析 | 第34-37页 |
3.5 讨论与小结 | 第37-39页 |
3.5.1 讨论 | 第37-38页 |
3.5.2 小结 | 第38-39页 |
第四章 长期施肥不同粒级有机无机复合体中钾素特征 | 第39-50页 |
4.1 长期施肥下红壤不同粒级有机无机复合体分布 | 第39页 |
4.2 不同粒级有机无机复合体钾素浓度 | 第39-41页 |
4.2.1 不同粒级有机无机复合体交换性钾浓度 | 第39-40页 |
4.2.2 不同粒级有机无机复合体非交换性钾浓度 | 第40-41页 |
4.2.3 不同粒级有机无机复合体全钾浓度 | 第41页 |
4.3 有机无机复合体钾素含量 | 第41-47页 |
4.3.1 有机无机复合体交换性钾含量 | 第41-42页 |
4.3.2 有机无机复合体非交换性钾含量 | 第42-43页 |
4.3.3 有机无机复合体全钾含量 | 第43页 |
4.3.4 不同粒级有机无机复合体钾素含量分布 | 第43-45页 |
4.3.5 不同粒级有机无机复合体钾素含量与原土钾含量相关性分析 | 第45-46页 |
4.3.6 不同粒级复合体钾素含量与产量相关性分析 | 第46-47页 |
4.4 讨论 | 第47-49页 |
4.5 小结 | 第49-50页 |
第五章 长期施肥红壤及不同粒级有机无机复合体缓效钾释放动力学 | 第50-58页 |
5.1 两试验点原土样和不同粒级有机无机复合体缓效钾累积释放量 | 第50-52页 |
5.2 缓效钾累积释放动力学方程 | 第52-54页 |
5.3 缓效钾释放速率 | 第54-56页 |
5.4 讨论与小结 | 第56-58页 |
5.4.1 讨论 | 第56-57页 |
5.4.2 小结 | 第57-58页 |
第六章 长期施肥及不同PH下红壤钾素有效性变化规律 | 第58-64页 |
6.1 连续种植条件下土壤钾素形态变化规律 | 第58-61页 |
6.1.1 连续种植条件下土壤速效钾含量 | 第58-59页 |
6.1.2 连续种植条件下土壤缓效钾含量 | 第59-61页 |
6.1.3 连续种植条件下土壤全钾含量 | 第61页 |
6.2 连续种植条件下玉米钾素带出量变化规律 | 第61-62页 |
6.3 讨论与小结 | 第62-64页 |
6.3.1 讨论 | 第62-63页 |
6.3.2 小结 | 第63-64页 |
第七章 结论及研究展望 | 第64-66页 |
7.1 主要研究结果和结论 | 第64页 |
7.2 本研究的创新点 | 第64-65页 |
7.3 研究展望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作者简历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