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铁路运输论文--铁路线路工程论文--铁路养护与维修论文--线路检测及设备、检测自动化论文

铁路轨道结构光三维检测系统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6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4页
        1.2.1 道岔检测现状第11页
        1.2.2 钢轨波浪形磨损检测现状第11-13页
        1.2.3 三维检测现状第13-14页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目标第14-16页
第二章 铁路轨道三维测量原理第16-25页
    2.1 结构光三维测量简介第16页
    2.2 相机成像原理第16-19页
        2.2.1 相机成像模型第16-19页
        2.2.2 相机标定第19页
    2.3 双目立体视觉第19-21页
        2.3.1 双目立体测量原理第19-21页
        2.3.2 双目立体视觉系统结构第21页
    2.4 结构光三维测量原理第21-24页
        2.4.1 光栅式结构光测量原理第21-22页
        2.4.2 相位获取第22-23页
        2.4.3 解相位计算第23页
        2.4.4 点云计算与拼接第23-24页
    2.5 本章小结第24-25页
第三章 道岔检测系统研究第25-40页
    3.1 引言第25页
    3.2 尖轨类型识别方法第25-32页
        3.2.1 法线计算第25-26页
        3.2.2 基于曲率信息的钢轨类型识别第26-28页
        3.2.3 基于法线信息的尖轨类型识别第28-30页
        3.2.4 基于尖轨轮廓的尖轨类型识别第30-32页
    3.3 尖轨点云配准方法第32-37页
        3.3.1 点云特征计算原理第32-33页
        3.3.2 点云配准算法第33-35页
        3.3.3 基于轨腰法线粗配准方法第35-36页
        3.3.4 基于轨头特征粗配准方法第36页
        3.3.5 尖轨精配准方案第36-37页
    3.4 配准方法效率与误差分析第37-39页
        3.4.1 效率分析第37-38页
        3.4.2 误差分析第38-39页
    3.5 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四章 钢轨波磨检测系统研究第40-52页
    4.1 测量原理第40-41页
        4.1.1 惯性基准法第40页
        4.1.2 弦测法第40-41页
    4.2 小波分析理论第41-43页
        4.2.1 连续小波变换第41-42页
        4.2.2 离散小波变换第42页
        4.2.3 多分辨率分析及Mallat算法第42-43页
    4.3 小波分析在波浪形磨损中的应用第43-46页
        4.3.1 信号采样第43-44页
        4.3.2 小波函数确定第44-45页
        4.3.3 分解层数确定第45-46页
    4.4 现场检测试验第46-51页
        4.4.1 现场试验第46页
        4.4.2 效率对比试验第46-47页
        4.4.3 精度分析试验第47页
        4.4.4 测量结果分析第47-51页
    4.5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第五章 基于结构光三维检测系统设计第52-65页
    5.1 引言第52页
    5.2 检测系统软件设计第52-58页
        5.2.1 数据加载模块第52-53页
        5.2.2 数据配准模块第53-55页
        5.2.3 误差分析模块第55-57页
        5.2.4 数据存储模块第57-58页
    5.3 检测系统优化第58-64页
        5.3.1 基于OpenCL的边界提取算法优化第58-62页
        5.3.2 基于kd-tree的区域增长分割优化第62-63页
        5.3.3 系统界面优化第63-64页
    5.4 本章小结第64-65页
结论第65-66页
致谢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7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71页
参与的科研项目第71页
专利情况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脑科疾病数据挖掘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下一篇:基于不完整视图的多核谱聚类算法及分布式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