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引言 | 第8-10页 |
一、 领事裁判权概况 | 第10-13页 |
(一) 领事裁判权的含义 | 第10页 |
(二) 领事裁判权的来源 | 第10-11页 |
(三) 领事裁判权的适用 | 第11-13页 |
二、 治外法权的概况 | 第13-16页 |
(一) 治外法权的含义 | 第13页 |
(二) 治外法权的由来 | 第13-15页 |
(三) 治外法权的实践应用 | 第15-16页 |
三、 领事裁判权与治外法权的区别 | 第16-28页 |
(一) 两者的概念不同 | 第16-18页 |
1、 领事裁判权是西方列强单方面享有的司法特权 | 第16-18页 |
2、 治外法权是一种外交豁免权 | 第18页 |
(二) 两者的适用主体不同 | 第18-19页 |
1、 领事裁判权适用享有此司法特权的国家的所有侨民 | 第18页 |
2、 治外法权适用一国的外交人员 | 第18-19页 |
(三) 两者的具体内容不同 | 第19-20页 |
1、 两者内容的具体体现不同 | 第19页 |
2、 两者的侧重点不同 | 第19-20页 |
(四) 两者在是否尊重所在国的法律和国家主权方面不同 | 第20-21页 |
1、 领事裁判权完全忽视所在国的法律及国家主权 | 第20-21页 |
2、 治外法权是建立在尊重他国国家主权和法律基础之上的 | 第21页 |
(五) 两者的性质不同 | 第21-23页 |
1、 领事裁判权是一种殖民特权 | 第21-22页 |
2、 治外法权是建立在平等互惠基础上的外交特权 | 第22-23页 |
(六) 两者的目的不同 | 第23-25页 |
1、 领事裁判权是为了殖民扩张与掠夺 | 第23-24页 |
2、 治外法权是为了促进国际交往 | 第24-25页 |
(七) 两者产生的影响不同 | 第25-28页 |
1、 领事裁判权对近代中国产生的影响主要是消极的影响 | 第25-26页 |
2、 治外法权所产生的影响具有正面作用 | 第26-28页 |
四、 近代西方列强混淆两者的原因及其评价 | 第28-31页 |
(一) 近代西方列强混淆两者并得逞的原因 | 第28页 |
1、 掩盖领事裁判权的不正当性质 | 第28页 |
2、 国人对这两种权属认识不清 | 第28页 |
3、 中国官员不愿与西方列强产生冲突 | 第28页 |
(二) 对西方列强的混淆行为的评价 | 第28-31页 |
1、 从理论的角度对混淆行为的评价 | 第28-29页 |
2、 从实践角度对混淆行为的评价 | 第29-31页 |
五、 结语 | 第3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4页 |
致谢 | 第34-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