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灰中金属氧化物对微波衰减影响的机理研究
| 摘要 | 第3-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目录 | 第7-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9页 |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7页 |
| 1.2.1 红外线测量法 | 第10-11页 |
| 1.2.2 CO_2测量法 | 第11页 |
| 1.2.3 电容测量法 | 第11-12页 |
| 1.2.4 微波测碳法 | 第12-17页 |
| 1.3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7-19页 |
| 第二章 微波技术 | 第19-39页 |
| 2.1 微波概述 | 第19-21页 |
| 2.2 微波传输理论 | 第21-29页 |
| 2.2.1 麦克斯韦方程组 | 第21-22页 |
| 2.2.2 微波传输边界条件 | 第22-23页 |
| 2.2.3 微波传输波动方程 | 第23-26页 |
| 2.2.4 微波传播过程特点 | 第26-29页 |
| 2.3 常见微波传输元件 | 第29-37页 |
| 2.3.1 常见微波传输线 | 第29-30页 |
| 2.3.2 同轴线 | 第30-32页 |
| 2.3.3 矩形波导及圆形波导 | 第32-37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 第三章 微波衰减测量 | 第39-51页 |
| 3.1 介电常数 | 第39-42页 |
| 3.1.1 微波对理想媒质电磁参数的影响 | 第39-40页 |
| 3.1.2 微波对导电媒质电磁特性的影响 | 第40-42页 |
| 3.2 介电常数测量方法 | 第42-49页 |
| 3.2.1 同轴探头法 | 第42-44页 |
| 3.2.2 谐振腔法 | 第44-48页 |
| 3.2.3 自由空间法 | 第48-49页 |
| 3.3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 第四章 微波衰减实验系统 | 第51-59页 |
| 4.1 实验方案设计 | 第51-52页 |
| 4.2 实验样品制备 | 第52-57页 |
| 4.2.1 原始灰样 | 第52-53页 |
| 4.2.2 样品制备 | 第53-56页 |
| 4.2.3 灰样成型 | 第56-57页 |
| 4.3 实验程序 | 第57-58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 第五章 实验结果分析 | 第59-73页 |
| 5.1 含碳量对微波衰减的影响 | 第59-61页 |
| 5.2 氧化铁含量对微波衰减的影响 | 第61-63页 |
| 5.3 氧化铝含量对微波衰减的影响 | 第63-68页 |
| 5.3.1 不同氧化铝含量飞灰电磁参数 | 第63-66页 |
| 5.3.2 高铝灰在不同烧结温度下的介电特性 | 第66-68页 |
| 5.4 氧化镁含量对微波衰减的影响 | 第68-70页 |
| 5.5 氧化钙含量对微波衰减的影响 | 第70-72页 |
| 5.6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3-75页 |
| 6.1 结论 | 第73-74页 |
| 6.2 展望 | 第74-75页 |
| 参考文献 | 第75-79页 |
| 致谢 | 第79-81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