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电动车动力系统智能控制策略及其仿真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选题的意义及背景 | 第9-10页 |
1.2 纯电动汽车关键技术 | 第10-11页 |
1.2.1 驱动电动机及控制技术 | 第10-11页 |
1.2.2 动力电池及管理技术 | 第11页 |
1.2.3 变速器传动比的确定 | 第11页 |
1.2.4 整车控制技术 | 第11页 |
1.2.5 整车轻量化技术 | 第11页 |
1.3 国内外发展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1.3.1 国外发展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2 国内发展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4 课题来源及文章结构 | 第15-16页 |
第2章 纯电动车动力系统参数计算 | 第16-26页 |
2.1 纯电动汽车性能指标及整车参数 | 第16-17页 |
2.2 驱动电机参数计算 | 第17-19页 |
2.3 传动系统传动比的计算 | 第19-20页 |
2.4 动力电池参数计算 | 第20-22页 |
2.5 基于 ADVISOR 整车性能仿真 | 第22-25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3章 纯电动汽车动力系统及鲁棒逆控制建模 | 第26-38页 |
3.1 纯电动汽车动力系统建模 | 第26-28页 |
3.1.1 驱动电机模型建立 | 第26-27页 |
3.1.2 纯电动汽车动力学仿真模型建立 | 第27-28页 |
3.1.3 纯电动汽车动力系统模型 | 第28页 |
3.2 非线性系统的逆反馈 | 第28-32页 |
3.2.1 动力系统的逆系统 | 第29-30页 |
3.2.2 动力系统的伪线性反馈系统 | 第30-32页 |
3.3 动力系统鲁棒控制器的设计 | 第32-37页 |
3.3.1 最优 H∞鲁棒性控制结构 | 第32-33页 |
3.3.2 动力系统最优 H∞鲁棒控制器设计 | 第33-34页 |
3.3.3 加权函数的选择 | 第34-35页 |
3.3.4 仿真结果和分析 | 第35-3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4章 纯电动车动力系统鲁棒逆控制仿真及结果分析 | 第38-49页 |
4.1 动力系统结构布局 | 第38页 |
4.2 控制系统结构及功能 | 第38-39页 |
4.3 驱动控制策略的分析 | 第39-48页 |
4.3.1 加速踏板控制策略分析 | 第40-41页 |
4.3.2 动力模式控制策略 | 第41-43页 |
4.3.3 正常行驶模式控制策略 | 第43-45页 |
4.3.4 纯电动汽车驱动控制流程 | 第45页 |
4.3.5 动力系统鲁棒逆控制仿真及结果分析 | 第45-4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课题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