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新学徒制”改革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一、 绪论 | 第10-19页 |
(一) 选题依据 | 第10-11页 |
(二)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1. 研究目的 | 第11-12页 |
2.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三) 相关研究综述 | 第12-16页 |
1. 国内研究概况 | 第12-14页 |
2. 国外研究概况 | 第14-16页 |
(四)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6-18页 |
1. 技术与继续教育(TAFE 学院) | 第16-17页 |
2. “学徒制” | 第17-18页 |
(五) 研究思路 | 第18-19页 |
二、 澳大利亚“新学徒制”改革的背景 | 第19-28页 |
(一) 澳大利亚“新学徒制”的历史沿革 | 第19-22页 |
1. 澳大利亚独立之前的“学徒制”发展情况 | 第19页 |
2. 澳大利亚独立之后的“学徒制”发展情况 | 第19-22页 |
(二) 澳大利亚“新学徒制”的现状 | 第22-24页 |
(三) 澳大利亚“新学徒制”改革的社会背景 | 第24-28页 |
1. 经济全球化影响 | 第25页 |
2. 产业结构变化 | 第25页 |
3. 各种社会因素交汇 | 第25-26页 |
4. 澳大利亚“新学徒制”的不足 | 第26-28页 |
三、 澳大利亚“新学徒制”改革目标、内容及措施 | 第28-47页 |
(一) 澳大利亚“新学徒制”改革的目标 | 第28-29页 |
(二) 澳大利亚“新学徒制”改革的内容 | 第29-35页 |
1. 国家政府层面改革 | 第29-31页 |
2. 行业企业层面改革 | 第31-34页 |
3. 新学徒制培训体系自身的改革 | 第34页 |
4. 学徒方面改革 | 第34-35页 |
(三) 澳大利亚“新学徒制”改革措施 | 第35-47页 |
1. 国家政府层面的改革措施 | 第35-38页 |
2. 行业企业层面的改革措施 | 第38-42页 |
3. 新学徒制培训体系自身改革措施 | 第42-45页 |
4. 学徒方面的改革措施 | 第45-47页 |
四、 澳大利亚“新学徒制”改革成就、问题及特点 | 第47-56页 |
(一) 澳大利亚“新学徒制”改革的成就 | 第47-50页 |
1. 土著学徒人数增加 | 第47页 |
2. 培训合同增加 | 第47页 |
3. 青年就业率增加 | 第47页 |
4. 完成率提高 | 第47-48页 |
5. 就业率提高 | 第48页 |
6. 成人学徒数量增加 | 第48-49页 |
7. 服务效率提高 | 第49-50页 |
(二) 澳大利亚“新学徒制”改革的问题 | 第50-51页 |
1. 监管力度不够 | 第50页 |
2. 宣传范围有限 | 第50页 |
3. 改革不全面 | 第50-51页 |
(三) 澳大利亚“新学徒制”改革的特点 | 第51-56页 |
1. 强化国家政府领导 | 第51页 |
2. 扩大财政激励 | 第51-52页 |
3. 注重发挥“成功学徒”作用 | 第52-53页 |
4. 以行业企业为主导 | 第53页 |
5. 关注学徒就业情况 | 第53-54页 |
6. 重视基础技能的培养 | 第54-55页 |
7. 运用灵活的培训手段 | 第55-56页 |
五、 澳大利亚“新学徒制”改革对我国的启示 | 第56-59页 |
(一) 建立适合我国的现代学徒制 | 第56-57页 |
(二) 增加吸引力并提高培训质量 | 第57页 |
(三) 关注学生的个人生活技能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