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1 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概述 | 第11-12页 |
1.2.2 生物特征模板保护方法 | 第12-14页 |
1.3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14-16页 |
第2章 基于混沌加密的生物特征模板保护方法 | 第16-33页 |
2.1 混沌理论基础 | 第16-20页 |
2.1.1 混沌理论的定义 | 第16-17页 |
2.1.2 混沌的特征 | 第17-18页 |
2.1.3 混沌的判别准则 | 第18-20页 |
2.2 基于Logistic映射的生物特征模板保护方法 | 第20-28页 |
2.2.1 Logistic映射 | 第20-23页 |
2.2.2 算法实现 | 第23-25页 |
2.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25-28页 |
2.3 基于Chebyshev映射的生物特征模板保护方法 | 第28-32页 |
2.3.1 Chebyshev映射 | 第28-29页 |
2.3.2 算法实现 | 第29-30页 |
2.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0-3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3章 基于DNA编码的生物特征模板保护方法 | 第33-42页 |
3.1 DNA编码理论概述 | 第33-36页 |
3.1.1 DNA计算 | 第33-34页 |
3.1.2 DNA密码学 | 第34-35页 |
3.1.3 DNA密码学加密方法 | 第35-36页 |
3.2 DNA编码方法预处理 | 第36-37页 |
3.3 基于DNA编码的生物特征模板保护方法 | 第37-41页 |
3.3.1 算法实现 | 第37-39页 |
3.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9-4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4章 基于混沌和DNA编码加密的多模态生物特征模板保护算法 | 第42-56页 |
4.1 多模态生物识别概述 | 第42页 |
4.2 多模态生物特征融合级别 | 第42-44页 |
4.3 基于混沌和DNA编码加密的多模态生物模板保护方法 | 第44-55页 |
4.3.1 算法预处理 | 第44-47页 |
4.3.2 算法实现 | 第47-50页 |
4.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50-5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结论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