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布局论文

生命周期视角下城市住宅建筑存量更新策略的环境影响与经济效益研究

中文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9-23页
    1.1 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辨析第9-12页
        1.1.1 资源环境视角下的建筑存量第9页
        1.1.2 存量更新第9-10页
        1.1.3 环境影响的界定第10页
        1.1.4 经济效益第10-11页
        1.1.5 情景分析第11页
        1.1.6 建筑生命周期评价与生命周期成本评估第11页
        1.1.7 基准流量第11-12页
    1.2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2-13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9页
        1.3.1 国外研究现状第13-16页
        1.3.2 国内研究现状第16-19页
        1.3.3 研究动态评述第19页
    1.4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第19-20页
        1.4.1 研究目标第19页
        1.4.2 研究内容第19-20页
    1.5 研究方法第20-21页
    1.6 创新点第21-22页
    1.7 技术路线第22-23页
第二章 典型住宅建筑的定义和描述第23-53页
    2.1 典型建筑的阐释第23-24页
        2.1.1 概念辨析第23-24页
        2.1.2 定义步骤第24页
    2.2 研究地块概况第24-26页
        2.2.1 街区简介第24-25页
        2.2.2 建设历史背景第25-26页
    2.3 研究地块典型建筑分类和描述第26-52页
        2.3.1 街区住宅年代划分依据第26-27页
        2.3.2 典型住宅建筑的选取第27-33页
        2.3.3 典型住宅建筑概况第33-52页
    2.4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第三章 典型住宅建筑更新的LCA和LCC分析第53-103页
    3.1 典型住宅建筑改造情景设定及LCA和LCC分析方法第54-59页
        3.1.1 改造情景设定第54-55页
        3.1.2 计算方法阐述第55-59页
        3.1.3 能耗模拟验证第59页
    3.2 典型住宅的改造设计策略第59-62页
        3.2.1 围护结构改造第59-61页
        3.2.2 采暖系统改造第61-62页
    3.3 典型住宅节能改造的LCA和LCC分析结果第62-99页
        3.3.1 三戒里4号第62-77页
        3.3.2 求是里3号第77-84页
        3.3.3 日光里2号第84-92页
        3.3.4 元康里2号第92-99页
    3.4 结果对比第99-101页
    3.5 本章小结第101-103页
第四章 基于典型建筑清单数据的城市建筑存量更新模拟第103-137页
    4.1 原有更新模拟工具简介第103-106页
        4.1.1 原有模拟工具特点第103-106页
        4.1.2 原有模拟工具不足第106页
    4.2 更新模拟工具的优化第106-112页
        4.2.1 界面的修改第106-109页
        4.2.2 后台数据的输入第109-112页
    4.3 相关模拟参数拟定第112-113页
    4.4 典型建筑情景模拟和更新时序分析第113-136页
        4.4.1 模拟策略拟定第113-115页
        4.4.2 典型建筑分类模拟第115-136页
    4.5 本章小结第136-137页
第五章 结语与展望第137-139页
    5.1 研究总结第137-138页
    5.2 研究展望第138-139页
        5.2.1 建筑存量类型方面第138页
        5.2.2 FRAGSIM修改方面第138-139页
参考文献第139-145页
附录A LCA定义第145-146页
附录B Tally计算方法介绍第146-148页
附录C 各类建筑构件/材料成本第148-150页
附录D 建筑拆解的施工成本和废旧材料回收利用收益第150-151页
附录E 鸿顺里街区各类住宅调研表格(部分)第151-156页
附录F 鸿顺里四类典型住宅所有情景模拟结果(数据归一化后)第156-166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166-167页
致谢第167-168页

论文共1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建筑空间色彩对人体热舒适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当代小学校园机动车交通流线优化设计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