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大规模RFID系统中丢失标签检测算法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20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4-15页
    1.2 RFID技术起源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17页
        1.2.1 RFID技术起源第15-16页
        1.2.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6-17页
    1.3 研究内容第17-18页
    1.4 论文结构安排第18-20页
第二章 RFID系统概述第20-30页
    2.1 RFID系统组成第20-21页
    2.2 RFID系统工作原理第21-22页
    2.3 RFID系统分类第22-25页
    2.4 RFID系统标准第25-26页
    2.5 RFID的优点与不足第26-27页
        2.5.1 RFID的优点第26页
        2.5.2 RFID的不足第26-27页
    2.6 RFID应用第27-28页
    2.7 本章小结第28-30页
第三章 RFID系统中丢失标签检测算法第30-36页
    3.1 丢失标签检测的需求分析第30页
    3.2 RFID系统中基本算法第30-32页
        3.2.1 哈希函数第30-31页
        3.2.2 布鲁姆过滤器第31-32页
    3.3 丢失标签检测相关算法的分析第32-34页
        3.3.1 TRP算法第32页
        3.3.2 IIP算法第32-33页
        3.3.3 RUN算法第33-34页
    3.4 本章小结第34-36页
第四章 基于分组采样布鲁姆过滤器的丢失标签检测算法第36-52页
    4.1 系统模型和问题定义第36-38页
        4.1.1 系统模型第36-37页
        4.1.2 问题定义第37-38页
    4.2 算法描述第38-42页
        4.2.1 设计理由和算法概述第38页
        4.2.2 分组阶段第38-39页
        4.2.3 非期望标签静默阶段第39-40页
        4.2.4 丢失标签检测阶段第40-41页
        4.2.5 算法执行举例第41-42页
    4.3 性能优化和参数调节第42-47页
        4.3.1 假阳性概率第42-44页
        4.3.2 第二阶段参数调节第44-45页
        4.3.3 第三阶段参数调节第45-47页
    4.4 实验仿真第47-51页
        4.4.1 采样布鲁姆过滤器的影响第47页
        4.4.2 丢失标签数量的影响第47-49页
        4.4.3 非期望标签数量的影响第49-50页
        4.4.4 阈值偏离的影响第50-51页
    4.5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第五章 基于帧时隙ALOHA的丢失标签检测算法的改进第52-66页
    5.1 系统模型和问题定义第52-53页
    5.2 基于帧时隙ALOHA的丢失标签检测算法第53-55页
    5.3 基于帧时隙ALOHA的丢失标签检测的改进算法第55-60页
        5.3.1 分组阶段第56-57页
        5.3.2 识别阶段第57-59页
        5.3.3 算法执行示例第59-60页
    5.4 EMTDFA性能分析第60-62页
    5.5 仿真第62-64页
        5.5.1 场景设定第62页
        5.5.2 仿真结果图第62-63页
        5.5.3 参数设置的影响第63-64页
    5.6 本章小结第64-66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66-70页
    6.1 总结第66-67页
    6.2 展望第67-70页
参考文献第70-76页
致谢第76-78页
攻读学位期间学术成果及参与项目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分组密码MIBS和I-PRESENT的Biclique分析技术研究
下一篇:融合制造语义的轴类零件三维信息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