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世界各国文化与文化事业论文--中国论文--文化专题研究论文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和传承中政府职能研究--以吉林省为例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1章 绪论第8-12页
    1.1 研究背景第8页
    1.2 研究意义第8-9页
        1.2.1 理论意义第9页
        1.2.2 现实意义第9页
    1.3 理论分析第9-12页
        1.3.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界定第9-10页
        1.3.2 政府职能的概念界定第10-11页
        1.3.3 政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和传承中的职能第11-12页
第2章 文献综述第12-17页
    2.1 国内研究发展现状第12-15页
        2.1.1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第12页
        2.1.2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型划分第12-13页
        2.1.3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内涵第13页
        2.1.4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第13页
        2.1.5 关于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和传承第13-15页
    2.2 国外研究发展现状第15-17页
        2.2.1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探讨与概念界定第15-16页
        2.2.2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的经验性研究第16-17页
第3章 吉林省政府保护、利用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履职现状及履职缺陷第17-23页
    3.1 履职现状第17-20页
        3.1.1 建立名录体系,实行分级管理第17页
        3.1.2 加大保护力度,抢救濒危项目第17-18页
        3.1.3 创新保护方式,促进项目传承第18-19页
        3.1.4 推动基地建设,提供传承场所第19页
        3.1.5 开展宣传活动,扩大社会影响第19-20页
        3.1.6 加强传承人培训,提高队伍素质第20页
    3.2 履职缺陷第20-23页
        3.2.1 生产性项目品种较少,难以适应消费者多层次的需求第21页
        3.2.2 市场化程度低,进入服务业的经营项目效益不够平衡第21页
        3.2.3 存在重申报轻保护现象,地方投入不足甚至没有投入第21页
        3.2.4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补助经费不足,财政支持少第21-23页
第4章 国内外代表性做法与经验第23-35页
    4.1 历史渊源第23-25页
        4.1.1 从国外的角度看第23-24页
        4.1.2 从国内的角度看第24-25页
    4.2 国外代表性国家的做法概述与经验分析第25-31页
        4.2.1 日本第25-27页
        4.2.2 韩国第27-28页
        4.2.3 其他国家第28-31页
    4.3 国内其他地区的做法概述与经验分析第31-34页
        4.3.1 江西省第31-32页
        4.3.2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以下简称“黔东南州”)第32-33页
        4.3.3 天津市第33-34页
    4.4 各国、各地区的经验总结及借鉴第34-35页
第5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和传承中强化政府职能的对策建议第35-39页
    5.1 将基础工作落到实处第35-36页
    5.2 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品质第36页
    5.3 健全人才培训体系,提升传承人和管理队伍整体素质第36-38页
        5.3.1 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科学化第37页
        5.3.2 有利于大学生形成民族文化价值观第37-38页
    5.4 调动社会积极力量,拓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第38-39页
第6章 结论第39-40页
致谢第40-41页
参考文献第41-43页
作者简介第43-4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第44页

论文共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辽宁省农村留守儿童福利问题研究--以庄河市X乡为例
下一篇:济南市高校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影响因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