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动物学论文--动物生态学和动物地理学论文

灰喜鹊亲子冲突的研究

摘要第3-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一章 研究背景第12-23页
    1.1 理论背景第12-17页
        1.1.1 亲子冲突第12-13页
        1.1.2 亲子共同适应第13页
        1.1.3 子代乞食第13-15页
        1.1.4 亲本抚育第15-17页
    1.2 经验性验证研究第17-19页
        1.2.1 对子代乞食的经验型研究第17页
        1.2.2 对亲本递食的经验型研究第17-18页
        1.2.3 亲本对子代乞食行为反应的经验型研究第18页
        1.2.4 亲子冲突的进化第18-19页
    1.3 研究对象第19-20页
        1.3.1 分类地位第19页
        1.3.2 形态特征第19页
        1.3.3 繁殖生态第19-20页
    1.4 研究地点第20-21页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21-23页
第二章 研究方法第23-31页
    2.1 灰喜鹊个体标记第23页
    2.2 生活史数据的收集第23-25页
        2.2.1 卵数据的收集第23页
        2.2.2 雏鸟数据的收集第23-24页
        2.2.3 行为数据的收集第24页
        2.2.4 温度的测量第24页
        2.2.5 数据中时间数据的提取第24页
        2.2.6 雌鸟乞食行为数据的提取第24-25页
    2.3 参数的定义与解释第25-27页
        2.3.1 生态数据第25-26页
        2.3.2 实际检测数据第26页
        2.3.3 计算数据第26-27页
    2.4 数据处理第27-29页
        2.4.1 乞食雏鸟最大比例的影响因素第28页
        2.4.2 雏鸟满足比例的影响因素第28页
        2.4.3 雄鸟递食效率的影响因素第28页
        2.4.4 雌鸟递食效率的影响因素第28页
        2.4.5 雌鸟卧巢时长的影响因素第28页
        2.4.6 情饲量的影响因素第28-29页
        2.4.7 初飞体重的影响因素第29页
        2.4.8 下次繁殖窝卵数的影响因素第29页
    2.5 灰喜鹊行为谱第29-31页
        2.5.1 灰喜鹊巢内行为谱的构建第29页
        2.5.2 灰喜鹊行为谱的解释第29-31页
第三章 结果第31-38页
    3.1 总体描述结果第31页
    3.2 影响乞食雏鸟最大比例的因素第31-32页
    3.3 影响雏鸟满足比例的因素第32页
    3.4 影响雄鸟递食效率的因素第32-34页
    3.5 影响雌鸟递食效率的因素第34-35页
    3.6 影响雌鸟卧巢时长的影响因素第35-36页
    3.7 影响情饲量的影响因素第36页
    3.8 影响雏鸟初飞体重的影响因素第36-37页
    3.9 影响下次繁殖窝卵数的因素第37-38页
第四章 结论第38-44页
    4.1 雏鸟乞食是真实信号,能反应其真实需求第38页
    4.2 雏鸟满足比例第38-39页
    4.3 雄性亲本会对窝卵数做出预期,根据预期对巢中后代进行投入第39-40页
    4.4 雏鸟的乞食行为会影响雌性亲本对本巢的投入量第40-41页
    4.5 卧巢时长受雄性的情饲影响第41-42页
    4.6 雄性情饲与雏鸟日龄有关第42页
    4.7 雏鸟初飞体重与分组无关第42页
    4.8 分组与雌性下次繁殖无关第42-44页
第五章 讨论第44-49页
    5.1 冲突解决模型对结果的解释第44页
    5.2 共同适应模型对结果的解释第44-45页
    5.3 母体效应和亲子冲突模型第45-49页
参考文献第49-55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第55-56页
致谢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水稻GRAS转录因子RAD1调控丛枝菌根共生的功能研究
下一篇:涡旋星系翘曲结构的形成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