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公共精神及其当代启示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引言 | 第8-11页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8页 |
1.研究背景 | 第8页 |
2.研究意义 | 第8页 |
(二)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 第8-10页 |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0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0页 |
(五)本文创新点 | 第10-11页 |
一、马克思公共精神概述 | 第11-13页 |
(一)公共精神的内涵 | 第11-13页 |
1.国内外对于公共精神综合探讨与表述 | 第11页 |
2.公共精神的科学内涵界定 | 第11-13页 |
二、马克思公共精神的理论渊源 | 第13-18页 |
(一)德国古典哲学 | 第13-15页 |
1.对康德思想中公共性的继承与发展 | 第13页 |
2.对黑格尔思想中公共性的继承与发展 | 第13-14页 |
3.对费尔巴哈思想中公共性的继承与发展 | 第14-15页 |
(二)英国政治经济学 | 第15-16页 |
1.对威廉·佩蒂思想中公共性的继承与发展 | 第15页 |
2 对亚当·斯密思想中公共性的继承与发展 | 第15-16页 |
3.对大卫·李嘉图思想中公共性的继承与发展 | 第16页 |
(三)欧洲空想社会主义 | 第16-18页 |
1.对圣西门思想中公共性的继承与发展 | 第16-17页 |
2.对傅立叶思想中公共性的继承与发展 | 第17页 |
3.对欧文思想中公共性的继承与发展 | 第17-18页 |
三、马克思公共精神的内容 | 第18-26页 |
(一)公平--历史的相对的公平 | 第18-20页 |
1.公平具有历史性 | 第18-19页 |
2.公平具有相对性 | 第19-20页 |
(二)自由--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 第20-23页 |
1.马克思自由观的产生与发展 | 第20-21页 |
2.马克自由精神的科学内涵 | 第21-22页 |
3.马克思对自由信仰坚定实践 | 第22-23页 |
(三)法制-阶级的历史的法律 | 第23-26页 |
1.马克思关于法制的思想主要来源 | 第23-24页 |
2.马克思对于法制思想的理论表述 | 第24页 |
3.马克思法制思想的科学内涵 | 第24-26页 |
四、马克思公共精神的现代启示 | 第26-34页 |
(一)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 | 第26-28页 |
1.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公平的社会环境 | 第26-27页 |
2.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法制的客观规范 | 第27-28页 |
(二)对塑造现代公民的启示 | 第28-30页 |
1.塑造现代公民的马克思主义公平观 | 第28-29页 |
2.塑造现代公民的马克思主义法制观。 | 第29-30页 |
(三)对弘扬传统文化的启示 | 第30-34页 |
1.有助于反思传统文化中的糟粕 | 第30-32页 |
2.有助于传承优秀中华文化 | 第32-34页 |
结语 | 第34-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7页 |
致谢 | 第37-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