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7页 |
1.1 引言 | 第9-10页 |
1.2 全固态电池概述 | 第10-12页 |
1.2.1 全固态电池结构原理 | 第10-11页 |
1.2.2 全固态电池的优点 | 第11页 |
1.2.3 全固态电池的缺点 | 第11-12页 |
1.3 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 第12-17页 |
1.3.1 钠基过渡金属氧化物 | 第12-14页 |
1.3.2 普鲁士蓝类似物 | 第14页 |
1.3.3 磷酸盐,氟磷酸盐和焦磷酸盐 | 第14-17页 |
1.4 钠离子固体电解质 | 第17-23页 |
1.4.1. 陶瓷电解质 | 第17-18页 |
1.4.2 基于陶瓷电解质的全固态钠离子电池 | 第18-19页 |
1.4.3 玻璃电解质 | 第19-20页 |
1.4.4 基于玻璃电解质的全固态钠离子电池 | 第20-23页 |
1.5 全固态电池的界面问题 | 第23-25页 |
1.5.1 正极材料与固体电解质的界面 | 第23-24页 |
1.5.2 固体电解质与金属钠负极的界面 | 第24-25页 |
1.6 本论文的选题意义和研究内容 | 第25-27页 |
第二章 Na_3V_2(PO_4)_3正极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第27-39页 |
2.1 引言 | 第27-28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8-31页 |
2.2.1 实验仪器 | 第28-29页 |
2.2.2 实验试剂 | 第29页 |
2.2.3 Na_3V_2(PO_4)_3材料的制备 | 第29-30页 |
2.2.4 材料表征 | 第30-31页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1-37页 |
2.3.1 XRD分析 | 第31-32页 |
2.3.2 SEM分析 | 第32-33页 |
2.3.3 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33-3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第三章 Na_3Zr_2Si_2PO_(12)固体电解质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第39-51页 |
3.1 引言 | 第39-40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40-42页 |
3.2.1 实验仪器 | 第40页 |
3.2.2 实验试剂 | 第40页 |
3.2.3 材料制备 | 第40-41页 |
3.2.4 材料表征 | 第41-42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42-49页 |
3.3.1 XRD分析 | 第42-43页 |
3.3.2 SEM分析 | 第43-45页 |
3.3.3 电化学性能分析 | 第45-4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第四章 不同方法制备全固态钠离子电池 | 第51-59页 |
4.1 引言 | 第51-52页 |
4.2 实验试剂和仪器 | 第52-53页 |
4.2.1 实验试剂 | 第52页 |
4.2.2 实验仪器 | 第52-53页 |
4.2.3 实验方法 | 第53页 |
4.3 测试方法 | 第53-54页 |
4.3.1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第53页 |
4.3.2 电化学阻抗谱分析 | 第53-54页 |
4.3.3 LAND测试仪 | 第54页 |
4.4 结果与讨论 | 第54-57页 |
4.4.1 共压法制备全固态钠离子电池 | 第54-56页 |
4.4.2 涂覆法法制备全固态钠离子电池 | 第56-57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71页 |
发表论文 | 第71-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