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9页 |
1.1 聚氨酯及聚氨酯泡沫塑料 | 第15页 |
1.2 聚氨酯泡沫塑料的原料 | 第15-17页 |
1.2.1 多异氰酸酯 | 第15-16页 |
1.2.2 多元醇 | 第16-17页 |
1.2.3 催化剂 | 第17页 |
1.2.4 发泡剂 | 第17页 |
1.3 聚氨酯泡沫塑料的阻燃 | 第17-19页 |
1.3.1 聚氨酯泡沫塑料的阻燃方法 | 第18页 |
1.3.2 阻燃协效剂及阻燃剂之间的协同效应 | 第18-19页 |
1.4 酚醛树脂及酚醛泡沫塑料 | 第19页 |
1.5 酚醛树脂泡沫塑料的原料 | 第19-22页 |
1.5.1 甲阶热固性酚醛树脂 | 第19-20页 |
1.5.2 催化剂/固化剂 | 第20-21页 |
1.5.3 发泡剂 | 第21页 |
1.5.4 表面活性剂 | 第21页 |
1.5.5 改性剂 | 第21-22页 |
1.6 酚醛泡沫的特点 | 第22-23页 |
1.6.1 酚醛泡沫塑料的优点 | 第22-23页 |
1.6.2 酚醛泡沫塑料的缺点 | 第23页 |
1.7 酚醛树脂及其泡沫塑料的增韧研究 | 第23-25页 |
1.7.1 物理增韧 | 第23-24页 |
1.7.2 化学增韧 | 第24-25页 |
1.8 聚氨酯改性酚醛泡沫塑料 | 第25-26页 |
1.8.1 聚氨酯改性酚醛泡沫塑料的机理 | 第25页 |
1.8.2 聚氨酯改性酚醛泡沫塑料的研究现状 | 第25-26页 |
1.8.3 改性酚醛树脂时聚氨酯的用量 | 第26页 |
1.9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创新点 | 第26-29页 |
第二章 实验与测试 | 第29-33页 |
2.1 实验部分 | 第29-30页 |
2.1.1 实验原材料 | 第29页 |
2.1.2 实验仪器 | 第29-30页 |
2.2 分析与测试部分 | 第30-33页 |
2.2.1 可发性酚醛树脂的合成 | 第30页 |
2.2.2 泡沫体的制备 | 第30页 |
2.2.3 ESI-MS光谱分析 | 第30-31页 |
2.2.4 红外光谱分析 | 第31页 |
2.2.5 泡沫体密度测定 | 第31页 |
2.2.6 泡沫体稳定性测定 | 第31页 |
2.2.7 泡沫体弯曲性能测定 | 第31页 |
2.2.8 端异氰酸酯聚醚预聚物中-NCO基团的含量测定 | 第31-32页 |
2.2.9 泡沫体制备过程中的起泡时间、不粘时间和充模时间的测定 | 第32页 |
2.2.10 可发性酚醛树脂黏度的测定 | 第32页 |
2.2.11 可发性酚醛树脂固含量的测定 | 第32页 |
2.2.12 泡沫体耐热性能的测定 | 第32-33页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第33-61页 |
3.1 新型聚氨酯/酚醛泡沫体的制备 | 第33-41页 |
3.1.1 端异氰酸酯聚醚预聚物与可发性酚醛树脂比例对泡沫体制备的影响 | 第33-35页 |
3.1.2 端异氰酸酯聚醚预聚物体系组成及结构对泡沫体制备的影响 | 第35-37页 |
3.1.3 可发性酚醛树脂对泡沫体制备的影响 | 第37-41页 |
3.1.4 发泡剂用量对泡沫体制备的影响 | 第41页 |
3.2 新型聚氨酯/酚醛泡沫体性能影响因素的研究 | 第41-47页 |
3.2.1 可发性酚醛树脂黏度(分子量)对泡沫体性能的影响 | 第41-44页 |
3.2.2 发泡剂用量(密度)对泡沫体性能的影响 | 第44-47页 |
3.3 新型聚氨酯/酚醛泡沫体阻燃性能研究 | 第47-61页 |
3.3.1 DMMP/TCEP、Sb_2O_3、硼酸锌、Al(OH)_3阻燃体系 | 第47-53页 |
3.3.2 可膨胀石墨阻燃剂 | 第53-55页 |
3.3.3 DMMP、Sb_2O_3、Al(OH)_3、可膨胀石墨阻燃体系 | 第55-59页 |
3.3.4 硼酸锌、可膨胀石墨阻燃体系 | 第59-60页 |
3.3.5 三乙醇胺对硼酸锌、可膨胀石墨阻燃体系的影响 | 第60-61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7-68页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第68-70页 |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第70-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