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目录 | 第8-9页 |
绪论 | 第9-24页 |
一、选题缘起 | 第9-12页 |
二、选题意义 | 第12-13页 |
三、研究现状 | 第13-23页 |
四、研究方法与基本思路 | 第23-24页 |
第一章 刘一明解《老》的时代背景 | 第24-33页 |
一、明清时期道教的衰落 | 第24页 |
二、明清时期道教的民间化与世俗化 | 第24-25页 |
三、龙门中兴及龙门派在全国的传播 | 第25-26页 |
四、清代老学研究的主要特征 | 第26-33页 |
第二章 刘一明解《老》的特点 | 第33-48页 |
一、在《道德经会义》基础上另撰《道德经要义》 | 第33-38页 |
二、三教汇通 | 第38-41页 |
三、站在道教的立场上解《老》 | 第41-48页 |
第三章 刘一明老学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48-62页 |
一、宇宙生成论:将"先天真一之气"作为道生万物的中介 | 第48-51页 |
二、完善的人性论构架 | 第51-57页 |
三、顺以成人、逆以成仙、性命双修、先命后性的内丹理论 | 第57-62页 |
结语——刘一明老学思想的贡献与不足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古籍类 | 第63页 |
专著类 | 第63-64页 |
论文类 | 第64-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