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9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2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企业成长性评价文献综述 | 第12-16页 |
·企业成长性评价的规范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企业成长性评价的实证研究综述 | 第14-16页 |
·研究状况评述 | 第16页 |
·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点 | 第16-19页 |
·研究思路与内容框架 | 第16-17页 |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创新点 | 第18-19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 第19-24页 |
·企业成长驱动因素论 | 第19-20页 |
·企业成长边界理论 | 第20-21页 |
·企业成长周期理论 | 第21-24页 |
第三章 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发展现状 | 第24-29页 |
·中小企业板市场的特征 | 第24-25页 |
·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的特征 | 第25-29页 |
·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总量特征 | 第25页 |
·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行业分布特征 | 第25-27页 |
·中小企业板市场上市公司的市场表现 | 第27-29页 |
第四章 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成长性评价指标与模型选择 | 第29-40页 |
·评价指标体系 | 第29-37页 |
·指标选取假设 | 第29页 |
·指标体系框架的建立 | 第29-30页 |
·确定性指标的含义及计算方法 | 第30-36页 |
·影响性指标的含义及计算方法 | 第36-37页 |
·企业成长性评价模型和方法的选择 | 第37-40页 |
·评价方法 | 第37-38页 |
·评价模型 | 第38-40页 |
第五章 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成长性实证研究 | 第40-51页 |
·实证分析实现过程 | 第40-45页 |
·确定待分析变量是否适合于因子分析 | 第40-41页 |
·主成分分析法构造因子变量并命名 | 第41-44页 |
·计算因子得分并使用综合评价模型 | 第44-45页 |
·实证分析结果 | 第45-51页 |
·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成长性综合排名与分析综述 | 第45-48页 |
·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各分项能力排名与分析综述 | 第48-51页 |
结论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8页 |
附录 | 第58-65页 |
发表论文、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