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2页 |
1.1 研究的背景 | 第11-12页 |
1.2 研究的意义 | 第12-13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20页 |
1.3.1 路网可靠性文献综述 | 第13-17页 |
1.3.2 危险品运输路网可靠性研究 | 第17页 |
1.3.3 危险品运输路网减灾系统研究综述 | 第17-19页 |
1.3.4 文献评析 | 第19-20页 |
1.4 研究的方法 | 第20页 |
1.5 论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0-22页 |
1.5.1 研究内容 | 第20页 |
1.5.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20-22页 |
第2章 危险品运输网络可靠性分析及度量 | 第22-36页 |
2.1 危险品路网可靠性分析 | 第22-25页 |
2.1.1 危险品路网可靠性 | 第22页 |
2.1.2 影响危险品运输路网可靠性的运输事故分析 | 第22-25页 |
2.2 危险品运输网络可靠性失效的形成机理 | 第25-34页 |
2.2.1 危险品运输路网可靠性影响因素——“5M”因素 | 第25-32页 |
2.2.2 影响危险品运输路网可靠性机理研究 | 第32-34页 |
2.3 危险品运输路网的先期优化原理 | 第34-3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3章 危险品承运人与政府的网络可靠性博弈研究 | 第36-48页 |
3.1 模型建立及推导 | 第36-41页 |
3.2 危险品承运人与政府动态博弈路网可靠性设计研究 | 第41-47页 |
3.2.1 问题描述 | 第42-43页 |
3.2.2 算法 | 第43-45页 |
3.2.3 算例 | 第45-47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4章 危险品承运人与破坏者的危险品运输路网可靠性博弈研究 | 第48-71页 |
4.1 模型的建立及推导 | 第49-60页 |
4.2 基于投资提高危险品运输路网可靠性研究 | 第60-69页 |
4.2.1 研究的背景 | 第60-61页 |
4.2.2 模型的建立 | 第61-64页 |
4.2.3 目标函数的结构特性 | 第64-67页 |
4.2.4 扩展到多OD对情形 | 第67-69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69-71页 |
第5章 危险品运输网络可靠性失效后的应急减灾研究 | 第71-110页 |
5.1 危险品路网可靠性失效后人员疏散模型及算法研究 | 第71-78页 |
5.1.1 基于动力学危险品泄漏后人群动态疏散研究 | 第71-75页 |
5.1.2 模型建立 | 第75页 |
5.1.3 粒子群算法 | 第75-77页 |
5.1.4 算例 | 第77-78页 |
5.2 危险品运输路网可靠性失效后灾区车辆疏散的若干模型研究 | 第78-89页 |
5.2.1 危险品泄漏事故后动态路网应急疏散研究 | 第78-83页 |
5.2.2 区域危险品泄漏事故后元胞路网疏散模型研究 | 第83-89页 |
5.3 危险品运输路网可靠性失效后灾区应急物资调度的模型 | 第89-108页 |
5.3.1 基于模糊路网和时间依赖的应急车辆调度优化研究 | 第89-97页 |
5.3.2 危险品事故泄漏模糊路网应急资源优化研究 | 第97-102页 |
5.3.3 基于大规模危险品扩散后软时间窗应急LRP研究 | 第102-108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108-110页 |
结论 | 第110-113页 |
致谢 | 第113-114页 |
参考文献 | 第114-128页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2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