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目录 | 第5-7页 |
1 绪论 | 第7-12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7-8页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8-9页 |
1.3 论文结构 | 第9页 |
1.4 可能的创新点 | 第9-10页 |
1.5 名词术语 | 第10-12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2-23页 |
2.1 国外股利政策理论及相关文献回顾 | 第12-20页 |
2.1.1 古典股利理论 | 第12-13页 |
2.1.2 追随者效应学派 | 第13-16页 |
2.1.3 信号传递理论学派 | 第16-19页 |
2.1.4 代理理论 | 第19-20页 |
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20-23页 |
2.2.1 国内实证研究 | 第20-22页 |
2.2.2 国内实证研究文献评述 | 第22-23页 |
3 股票股利发放动机与功能锁定理论分析 | 第23-29页 |
3.1 股票股利发放动机研究 | 第23-24页 |
3.2 “功能锁定”理论 | 第24-28页 |
3.2.1 “功能锁定”假说在心理学领域的研究 | 第24-26页 |
3.2.2 “功能锁定”假说在会计学领域的研究 | 第26-27页 |
3.2.3 国内学者对功能锁定现象的研究 | 第27-28页 |
3.3 基于“功能锁定”的股票股利动机分析 | 第28-29页 |
4 研究设计与实证分析 | 第29-59页 |
4.1 研究设计 | 第29-34页 |
4.1.1 研究假设 | 第29页 |
4.1.2 样本和数据的选取 | 第29-30页 |
4.1.3 研究方法 | 第30-34页 |
4.2 实证结果 | 第34-59页 |
4.2.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34-41页 |
4.2.2 样本总体的“高送转”股票预案公布反应 | 第41-45页 |
4.2.3 区分首次公告的“高送转”股票预案公布反应 | 第45-48页 |
4.2.4 “高送转”股票与“低送转”股票预案公布反应的对比 | 第48-49页 |
4.2.5 区分不同送转比例的“高送转”股票预案公布反应 | 第49-50页 |
4.2.6 投资者对“高送转”股票“功能锁定”现象的实证分析 | 第50-57页 |
4.2.7 实证结果小结 | 第57-59页 |
5 结论和建议 | 第59-62页 |
5.1 结论 | 第59-60页 |
5.2 建议 | 第60-61页 |
5.3 本文的不足以及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