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铁路车站布局调整的技术经济分析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9页 |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国外铁路车站布局调整的实践 | 第13-14页 |
·我国铁路车站布局调整的理论研究 | 第14-16页 |
·我国铁路车站布局调整的实践 | 第16-17页 |
·论文研究目标、研究内容、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7-18页 |
·论文研究目标 | 第17页 |
·论文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论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8页 |
·论文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论文研究方法 | 第18页 |
·论文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第2章 车站布局调整对运输组织的影响分析 | 第19-30页 |
·对通过能力的影响 | 第19-23页 |
·对旅行速度的影响 | 第23-24页 |
·对机车运用效率的影响 | 第24-26页 |
·单线铁路改建为双线对车站布局调整的影响 | 第26-30页 |
第3章 山区铁路车站布局调整的费用效益分析 | 第30-35页 |
·影响费用效益的因素 | 第30-31页 |
·山区铁路车站布局调整费用分析 | 第30-31页 |
·山区铁路车站布局调整效益分析 | 第31页 |
·费用效益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31-32页 |
·费用效益指标的计算 | 第32-35页 |
·费用指标计算 | 第32-33页 |
·效益指标计算 | 第33-35页 |
第4章 山区铁路车站布局调整的综合评价 | 第35-44页 |
·常用的综合评价方法 | 第35-37页 |
·主成分分析法 | 第35-36页 |
·层次分析法 | 第36页 |
·模糊综合评价法 | 第36页 |
·多目标决策综合评价方法 | 第36-37页 |
·基于熵权的山区铁路车站布局调整综合评价方法 | 第37-44页 |
·项目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38-41页 |
·评价模型的建立及参数的计算 | 第41-44页 |
第5章 山区铁路车站布局调整的实例分析 | 第44-79页 |
·西昌车务段概况 | 第44-48页 |
·沿线自然与社会经济特征 | 第44-45页 |
·车站布局现状分析 | 第45-46页 |
·主要技术标准 | 第46页 |
·运营特征分析 | 第46-48页 |
·西昌车务段车站布局调整的必要性分析 | 第48-50页 |
·西昌车务段运量增长趋势 | 第48页 |
·存在问题分析 | 第48-49页 |
·铁道部的"两整合一建设"目标 | 第49-50页 |
·车站布局调整的方案提出 | 第50-56页 |
·战略装车点 | 第50-52页 |
·车站布局调整具体方案 | 第52-56页 |
·车站布局调整的方案比较 | 第56-75页 |
·车站布局现状分析 | 第56-69页 |
·费用效益分析 | 第69-72页 |
·综合评价 | 第72-75页 |
·成昆二线建成后对车站布局的影响 | 第75-79页 |
·成昆二线项目介绍 | 第75页 |
·成昆二线对车站布局调整的技术指标分析 | 第75-79页 |
结论 | 第79-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5页 |
附录 西昌车务段管辖范围示意图 | 第85-8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6-87页 |
附图 | 第87-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