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目录 | 第10-14页 |
插图索引 | 第14-17页 |
附表索引 | 第17-1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8-38页 |
1.1 引言 | 第18页 |
1.2 混沌的研究历史 | 第18-20页 |
1.3 连续时间自治混沌系统的研究进展 | 第20-30页 |
1.3.1 多翼自治混沌系统的研究进展 | 第21-25页 |
1.3.2 多涡卷自治混沌系统的研究进展 | 第25-30页 |
1.4 连续时间自治混沌系统同步的研究进展 | 第30-33页 |
1.4.1 驱动-响应同步法 | 第30-31页 |
1.4.2 主动-被动同步法 | 第31页 |
1.4.3 线性和非线性反馈法 | 第31页 |
1.4.4 基于状态观测器法 | 第31页 |
1.4.5 反演同步法 | 第31-32页 |
1.4.6 非线性H_∞同步法 | 第32页 |
1.4.7 自适应同步法 | 第32-33页 |
1.4.8 滑模控制同步法 | 第33页 |
1.5 混沌保密通信的研究进展 | 第33-36页 |
1.5.1 混沌保密通信技术 | 第33-34页 |
1.5.2 混沌保密通信方式 | 第34-36页 |
1.5.3 混沌保密通信的发展历程 | 第36页 |
1.6 本论文研究内容和结构 | 第36-38页 |
第2章 混沌系统的基本理论 | 第38-46页 |
2.1 引言 | 第38页 |
2.2 沌的定义 | 第38-41页 |
2.3 混沌的特征 | 第41页 |
2.4 混沌的判定方法 | 第41-42页 |
2.5 Poincare-Bendixson定理 | 第42页 |
2.6 Silnikov定理 | 第42-43页 |
2.7 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 | 第43-44页 |
2.8 Barbalat引理 | 第44-45页 |
2.8.1 Barbalat引理的基本形式 | 第44-45页 |
2.8.2 Barbalat引理的变形形式 | 第45页 |
2.9 小结 | 第45-46页 |
第3章 二翼指数型、双曲型混沌和超混沌系统生成 | 第46-57页 |
3.1 引言 | 第46页 |
3.2 二翼三维五项指数型和双曲型自治混沌系统生成 | 第46-51页 |
3.2.1 光滑指数函数和双曲函数非线性项 | 第46-47页 |
3.2.2 指数型和双曲型混沌系统的提出 | 第47页 |
3.2.3 系统(3.1)的基本动力学 | 第47-51页 |
3.3 二翼四维指数型和双曲型自治超混沌系统生成 | 第51-56页 |
3.3.1 指数型和双曲型超混沌系统的提出 | 第52页 |
3.3.2 系统(3.7)的基本动力学 | 第52-56页 |
3.4 小结 | 第56-57页 |
第4章 具有完全四翼形式的四维自治混沌系统生成 | 第57-69页 |
4.1 引言 | 第57页 |
4.2 系统的提出 | 第57-58页 |
4.3 系统的基本动力学 | 第58-67页 |
4.3.1 平衡点 | 第58-60页 |
4.3.2 多翼吸引子 | 第60-62页 |
4.3.3 分数维 | 第62-64页 |
4.3.4 庞加莱映射 | 第64页 |
4.3.5 频谱和时域谱 | 第64页 |
4.3.6 系统(4.2)参数敏感性分析 | 第64-67页 |
4.4 电路设计与EWB仿真结果 | 第67-68页 |
4.5 小结 | 第68-69页 |
第5章 网格多涡卷自治混沌和超混沌系统生成 | 第69-83页 |
5.1 引言 | 第69页 |
5.2 分段线性函数 | 第69-73页 |
5.2.1 饱和函数序列 | 第69页 |
5.2.2 阶跃函数序列 | 第69-70页 |
5.2.3 时滞函数序列 | 第70-71页 |
5.2.4 三角波函数序列 | 第71-72页 |
5.2.5 混合函数序列 | 第72-73页 |
5.3 四阶斜网格多涡卷超混沌Colpitts振荡器模型 | 第73-82页 |
5.3.1 三阶单涡卷混沌Colpitts振荡器 | 第73-74页 |
5.3.2 四阶多涡卷混沌Colpitts振荡器 | 第74-76页 |
5.3.3 网格多涡卷混沌和超混沌吸引子 | 第76-78页 |
5.3.4 指数2平衡点分布 | 第78页 |
5.3.5 网格倾斜度α与控制参数ρ的函数关系 | 第78-79页 |
5.3.6 李雅普诺夫指数谱 | 第79页 |
5.3.7 网格多涡卷超混沌吸引子的实现 | 第79-82页 |
5.4 小结 | 第82-83页 |
第6章 混沌系统的同步研究 | 第83-102页 |
6.1 引言 | 第83-84页 |
6.2 投影同步 | 第84-90页 |
6.2.1 问题提出 | 第84页 |
6.2.2 投影同步定义 | 第84-85页 |
6.2.3 主要结果 | 第85页 |
6.2.4 举例验证 | 第85-90页 |
6.3 完全切换改进型函数投影同步 | 第90-96页 |
6.3.1 问题提出 | 第91-92页 |
6.3.2 完全切换同步定义 | 第92页 |
6.3.3 主要结果 | 第92-94页 |
6.3.4 举例验证 | 第94-96页 |
6.4 基于雅克比矩阵方法的同步 | 第96-101页 |
6.4.1 问题提出 | 第96-97页 |
6.4.2 主要结果 | 第97页 |
6.4.3 举例验证 | 第97-101页 |
6.5 与国内外研究成果的比较 | 第101页 |
6.6 小结 | 第101-102页 |
第7章 混沌系统在保密通信中的应用 | 第102-114页 |
7.1 引言 | 第102页 |
7.2 基于完全切换投影同步的混沌保密通信机制 | 第102-105页 |
7.3 基于高阶滑模控制同步的混沌保密通信机制 | 第105-113页 |
7.3.1 高阶滑模控制理论 | 第105-106页 |
7.3.2 一些定义和假设 | 第106-108页 |
7.3.3 收发机设计 | 第108-110页 |
7.3.4 举例验证 | 第110-113页 |
7.4 小结 | 第113-114页 |
总结 | 第114-116页 |
参考文献 | 第116-127页 |
附录 攻读博士期间所发表的文章 | 第127-129页 |
致谢 | 第12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