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源地生态补偿理论与管理政策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3页 |
1 绪论 | 第13-28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3-16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25页 |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25-26页 |
·本研究创新点 | 第26-28页 |
2 水源地生态补偿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28-41页 |
·水资源及水源地概念 | 第28-29页 |
·水源地生态补偿概念与原则 | 第29-34页 |
·水源地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 | 第34-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3 水源地生态补偿的主体界定及其博弈分析 | 第41-51页 |
·水源地生态补偿相关主体 | 第41-42页 |
·水源地生态补偿主体的界定 | 第42-43页 |
·水源地生态补偿对各利益主体的影响 | 第43-44页 |
·水源地生态补偿主体之间的博弈分析 | 第44-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4 水源地生态补偿标准确定 | 第51-71页 |
·水源地生态价值核算 | 第51-55页 |
·水源地生态补偿额度核算方法 | 第55-58页 |
·黄河流域生态补偿意愿及支付水平分析 | 第58-70页 |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5 水源地生态补偿运作方式 | 第71-93页 |
·一般生态补偿的主要方式 | 第71-76页 |
·水源地政府补偿运作方式 | 第76-85页 |
·水源地生态市场补偿运作方式 | 第85-88页 |
·构建政府补偿与市场补偿相协调的运作方式 | 第88-91页 |
·本章小结 | 第91-93页 |
6 水源地生态补偿现行管理政策存在的问题 | 第93-104页 |
·水源地生态补偿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 第93-95页 |
·水源地生态补偿标准偏低 | 第95-97页 |
·水源地生态补偿市场化机制不完善 | 第97-99页 |
·水源地生态补偿资金筹集及管理效率低 | 第99-100页 |
·缺乏有效的水源地生态补偿激励约束机制 | 第100-101页 |
·水源地生态补偿部门协调机制不畅 | 第101-102页 |
·本章小结 | 第102-104页 |
7 国外水源地生态补偿运作模式及其经验借鉴 | 第104-113页 |
·国外典型的生态补偿实践及运作模式 | 第104-107页 |
·国外水源地生态补偿模式的比较 | 第107-109页 |
·国外水源地生态补偿实践对我国的启示 | 第109-111页 |
·本章小结 | 第111-113页 |
8 完善水源地生态补偿管理政策的对策建议 | 第113-127页 |
·水源地生态补偿政策的指导思想 | 第113-115页 |
·水源地生态补偿法律保障机制 | 第115-117页 |
·水源地生态补偿经济制度建设 | 第117-122页 |
·水源地生态补偿资金运作机制 | 第122-124页 |
·水源地生态补偿管理制度建设 | 第124-125页 |
·水源地生态补偿社会制度建设 | 第125-126页 |
·本章小结 | 第126-127页 |
9 结论与展望 | 第127-129页 |
·主要结论 | 第127-128页 |
·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128-129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129-136页 |
附件:黄河流域生态补偿支付意愿调查问卷 | 第136-138页 |
致谢 | 第138-139页 |
在读博士期间取得的主要学术成就 | 第139-1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