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1页 |
1.1 引言 | 第7-8页 |
1.2 其他的网络定时方案 | 第8-9页 |
1.3 1588 协议的优势及E2E TC的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4 本文研究思路和内容安排 | 第10-11页 |
1.4.1 本文研究思路 | 第10页 |
1.4.2 本文内容安排 | 第10-11页 |
第二章 1588同步的基本原理 | 第11-17页 |
2.1 1588 OC的介绍 | 第11-13页 |
2.2 1588 OC master和OC slave的工作原理 | 第13-17页 |
第三章 E2E TC的工作原理 | 第17-35页 |
3.1 E2E TC简介 | 第17-18页 |
3.1.1 E2E TC的概念 | 第17页 |
3.1.2 引入E2E TC的意义 | 第17-18页 |
3.2 E2E TC中用到的报文格式 | 第18-21页 |
3.2.1 时钟报文的报头格式 | 第18-20页 |
3.2.2 Sync报文与Delay Req报文的格式 | 第20页 |
3.2.3 Follow Up报文格式 | 第20-21页 |
3.2.4 Delay Resp报文 | 第21页 |
3.3 一步式E2E TC的工作原理 | 第21-23页 |
3.4 两步式E2E TC的工作原理 | 第23-25页 |
3.5 一步式E2E TC和两步式E2E TC原理比较 | 第25-27页 |
3.6 透明时钟的报文处理过程举例 | 第27-32页 |
3.6.1 一步式的master,E2E TC,slave的工作原理 | 第27-29页 |
3.6.2 两步式的master,E2E TC,一步式的slave混合系统工作原理 | 第29-31页 |
3.6.3 master和E2E TC的自适应 | 第31-32页 |
3.7 多个透明时钟的应用情况 | 第32-35页 |
第四章 E2E TC的性能测试 | 第35-61页 |
4.1 测试方案的基本逻辑拓扑图 | 第35-36页 |
4.2 引入E2E TC前后的master的性能比较测试 | 第36-45页 |
4.2.1 实际测试使用方案及连接图 | 第36-38页 |
4.2.2 slave端使能E2E TC时,对master使能E2E TC前后的性能测试 | 第38-42页 |
4.2.3 slave端不使能E2E TC时,对master使能E2E TC前后的性能测试 | 第42-45页 |
4.3 引入E2E TC前后的中间节点的性能比较测试 | 第45-51页 |
4.3.1 实际测试使用方案及连接图 | 第45-46页 |
4.3.2 对P节点性能的测试结果 | 第46-51页 |
4.4 引入背景流量后的性能测试情况 | 第51-59页 |
4.4.1 背景流量E2E TC性能测试所用的方案及连接图 | 第51-52页 |
4.4.2 背景流量E2E TC性能测试结果与分析 | 第52-59页 |
4.5 E2E TC性能总结 | 第59-61页 |
第五章 E2E TC的实现 | 第61-67页 |
5.1 1588 E2E TC实现的硬件系统 | 第61-63页 |
5.2 1588 E2E TC实现的报文流程 | 第63-67页 |
第六章 课题总结和展望 | 第67-71页 |
6.1 课题总结 | 第67-68页 |
6.2 课题展望 | 第68-71页 |
致谢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