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密侦查的法治化研究
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引言 | 第12-13页 |
一、秘密侦查制度概述 | 第13-21页 |
(一) 秘密侦查的概念界定 | 第13-15页 |
1、当前国内学界对秘密侦查概念的界定及其缺陷 | 第13-14页 |
2、秘密侦查概念的重新定义 | 第14-15页 |
(二) 秘密侦查的性质和功能 | 第15-17页 |
1、秘密侦查的必要性 | 第15页 |
2、秘密侦查的性质 | 第15-16页 |
3、秘密侦查的功能 | 第16-17页 |
(三) 秘密侦查的特征 | 第17-18页 |
1、秘密性 | 第17页 |
2、主动性 | 第17-18页 |
3、侵犯性 | 第18页 |
4、程序性 | 第18页 |
(四) 秘密侦查的分类比较 | 第18-21页 |
二、秘密侦查制度存在的正当性 | 第21-26页 |
(一) 哲学意义上的正当性 | 第21-22页 |
(二) 伦理学意义上的正当性 | 第22-23页 |
(三) 法治意义上的正当性 | 第23-24页 |
(四) 经济学意义上的正当性 | 第24-26页 |
三、秘密侦查制度的比较 | 第26-33页 |
(一) 国际社会秘密侦查立法状况 | 第26页 |
(二) 世界各国秘密侦查立法状况 | 第26-31页 |
1、英国秘密侦查立法状况 | 第27页 |
2、美国秘密侦查立法状况 | 第27-28页 |
3、法国秘密侦查立法状况 | 第28页 |
4、德国秘密侦查立法状况 | 第28-30页 |
5、意大利秘密侦查立法状况 | 第30页 |
6、日本秘密侦查立法状况 | 第30-31页 |
(三) 立法模式分析 | 第31-33页 |
四、我国秘密侦查法治的现状及困境 | 第33-39页 |
(一) 我国秘密侦查措施的立法现状 | 第33-34页 |
(二) 新《刑事诉讼法》有关秘密侦查的规定与不足 | 第34-39页 |
1、新《刑事诉讼法》中有关秘密侦查的规定 | 第34-35页 |
2、新《刑事诉讼法》有关秘密侦查的不足 | 第35页 |
3、秘密侦查制度法治化的必要性 | 第35-39页 |
五、秘密侦查制度的法治化完善 | 第39-45页 |
(一) 秘密侦查的立法模式 | 第39-40页 |
(二) 秘密侦查法治化遵循的原则 | 第40-42页 |
1、罪重原则 | 第40页 |
2、必要性原则 | 第40页 |
3、比例原则 | 第40-41页 |
4、权力保障原则 | 第41页 |
5、司法审查原则 | 第41页 |
6、法律救济原则 | 第41-42页 |
(三) 完善秘密侦查法治化的建议 | 第42-45页 |
结论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7页 |
参考政策法规 | 第47-48页 |
发表文章目录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第50-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