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锑矿硫化浮选理论与工艺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7-11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1-24页 |
1.1 锑的矿物学性质 | 第11-12页 |
1.2 锑的生产现状与问题 | 第12-13页 |
1.2.1 锑的生产现状 | 第12-13页 |
1.2.2 我国锑工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3页 |
1.3 氧化锑矿的形成与选矿难点 | 第13-15页 |
1.3.1 氧化锑矿的形成过程 | 第13-14页 |
1.3.2 氧化锑矿的分选难点 | 第14-15页 |
1.4 氧化锑矿选矿研究现状 | 第15-22页 |
1.4.1 重浮联合处理氧化锑矿 | 第15-16页 |
1.4.2 磁浮联合处理氧化锑矿 | 第16-17页 |
1.4.3 浮选氧化锑矿的高效药剂 | 第17-20页 |
1.4.4 选冶联合处理氧化锑矿 | 第20-21页 |
1.4.5 氧化锑矿的硫化浮选 | 第21-22页 |
1.5 锡矿山北选厂简介 | 第22页 |
1.6 选题背景、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22-24页 |
1.6.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22-23页 |
1.6.2 论文研究思路 | 第23页 |
1.6.3 论文研究内容 | 第23-24页 |
2 试验矿样、药剂、设备、研究方法及检测分析 | 第24-31页 |
2.1 试验矿样 | 第24-26页 |
2.1.1 单矿物 | 第24-25页 |
2.1.2 实际矿石 | 第25-26页 |
2.2 试验药剂 | 第26页 |
2.3 试验设备 | 第26-27页 |
2.4 试验研究方法 | 第27-30页 |
2.4.1 单矿物常温硫化浮选试验 | 第27-28页 |
2.4.2 单矿物硫化焙烧浮选试验 | 第28-29页 |
2.4.2.1 硫化焙烧 | 第28页 |
2.4.2.2 焙烧产物浮选 | 第28-29页 |
2.4.3 人工混合矿试验 | 第29页 |
2.4.3.1 混合矿常温硫化浮选 | 第29页 |
2.4.3.2 混合矿硫化焙烧浮选 | 第29页 |
2.4.4 实际矿石试验 | 第29-30页 |
2.5 检测分析 | 第30-31页 |
2.5.1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 第30页 |
2.5.2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 第30-31页 |
3 单矿物常温硫化浮选试验 | 第31-46页 |
3.1 阳离子活化剂的对比 | 第31-34页 |
3.1.1 无阳离子活化剂时的硫化浮选行为 | 第31-32页 |
3.1.2 铅离子对矿物可浮性的影响 | 第32-33页 |
3.1.3 铜离子对矿物可浮性的影响 | 第33页 |
3.1.4 其他金属阳离子对矿物可浮性的影响 | 第33-34页 |
3.2 捕收剂的对比 | 第34-37页 |
3.2.1 Y_(89-3)对矿物浮选行为的影响 | 第34-35页 |
3.2.2 丁铵黑药对矿物浮选行为的影响 | 第35页 |
3.2.3 乙硫氮对矿物浮选行为的影响 | 第35-36页 |
3.2.4 十二胺对矿物浮选行为的影响 | 第36-37页 |
3.3 铅离子与硫化钠的配比和用量试验 | 第37-38页 |
3.3.1 铅离子与硫化钠等比例用量试验 | 第37页 |
3.3.2 铅离子与硫化钠不同比例用量试验 | 第37-38页 |
3.4 硫化剂的对比 | 第38-41页 |
3.4.1 硫氢化钠对矿物可浮性的影响 | 第38-40页 |
3.4.2 硫化铵对矿物可浮性的影响 | 第40-41页 |
3.5 起泡剂的对比 | 第41-43页 |
3.5.1 松醇油对矿物浮选行为的影响 | 第41-42页 |
3.5.2 丁基醚醇对矿物浮选行为的影响 | 第42页 |
3.5.3 MIBC对矿物浮选行为的影响 | 第42-43页 |
3.5.4 RB-3对矿物浮选行为的影响 | 第43页 |
3.6 常温硫化浮选人工混合矿试验 | 第43-45页 |
3.6.1 黄锑矿与脉石矿物二元混合矿分离 | 第43-44页 |
3.6.2 黄锑矿与脉石矿物三元混合矿分离 | 第44-45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4 黄锑矿常温硫化机理研究 | 第46-56页 |
4.1 黄锑矿的结构与可浮性 | 第46页 |
4.2 浮选溶液化学分析 | 第46-51页 |
4.2.1 铅离子溶液化学分析 | 第46-48页 |
4.2.2 硫化钠溶液化学分析 | 第48-49页 |
4.2.3 铅离子与硫化钠组合作用分析 | 第49-51页 |
4.3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 第51-5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5 单矿物硫化焙烧浮选试验 | 第56-62页 |
5.1 硫化焙烧影响因素考察 | 第56-58页 |
5.1.1 硫锑摩尔比条件试验 | 第56-57页 |
5.1.2 焙烧温度条件试验 | 第57页 |
5.1.3 焙烧时间条件试验 | 第57-58页 |
5.2 黄锑矿焙烧产物的浮选条件试验 | 第58-61页 |
5.2.1 矿浆pH条件试验 | 第58-59页 |
5.2.2 铅离子用量试验 | 第59-60页 |
5.2.3 异戊基黄药用量试验 | 第60页 |
5.2.4 松醇油用量试验 | 第60-61页 |
5.3 硫化焙烧对脉石矿物可浮性的影响 | 第61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6 黄锑矿硫化焙烧过程与机理研究 | 第62-79页 |
6.1 黄锑矿硫化焙烧体系热力学分析 | 第62-67页 |
6.1.1 热力学计算方法 | 第62-63页 |
6.1.2 黄锑矿硫化焙烧热力学分析 | 第63-66页 |
6.1.3 硫化焙烧条件下的脉石矿物反应分析 | 第66-67页 |
6.2 黄锑矿硫化焙烧产物的XRD分析 | 第67-74页 |
6.2.1 无硫焙烧 | 第68页 |
6.2.2 硫锑摩尔比对焙烧产物的影响 | 第68-70页 |
6.2.3 焙烧温度对焙烧产物的影响 | 第70-72页 |
6.2.4 焙烧时间对焙烧产物的影响 | 第72-74页 |
6.3 黄锑矿硫化焙烧产物显微镜分析 | 第74-78页 |
6.3.1 偏光显微镜观察 | 第74-75页 |
6.3.2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 第75-78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7 人工混合矿与实际矿石硫化焙烧浮选试验 | 第79-84页 |
7.1 人工混合矿试验 | 第79-82页 |
7.1.1 黄锑矿与石英二元混合矿分离 | 第79-81页 |
7.1.1.1 捕收剂的优化 | 第79-80页 |
7.1.1.2 不同原矿品位浮选分离效果 | 第80-81页 |
7.1.2 黄锑矿与方解石二元混合矿分离 | 第81页 |
7.1.3 黄锑矿与脉石矿物三元混合矿分离 | 第81-82页 |
7.2 实际矿石试验 | 第82-83页 |
7.2.1 单质硫配加量条件试验 | 第82页 |
7.2.2 磨矿细度条件试验 | 第82-83页 |
7.3 本章小结 | 第83-84页 |
8 结论与建议 | 第84-86页 |
8.1 结论 | 第84-85页 |
8.2 今后工作的建议 | 第85-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91页 |
致谢 | 第91-9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