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祁漫塔格地区多金属成矿潜力研究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第1章 前言 | 第9-14页 |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第9页 |
| 1.2 研究区概况 | 第9-14页 |
| 1.2.1 研究区位置及交通 | 第9-11页 |
| 1.2.2 研究区现状 | 第11-13页 |
| 1.2.3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第14-25页 |
| 2.1 区域地质特征 | 第14-16页 |
| 2.1.1 岩浆岩 | 第15页 |
| 2.1.2 地层 | 第15-16页 |
| 2.1.3 构造 | 第16页 |
| 2.2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 第16-21页 |
| 2.2.1 水系沉积物异常特征 | 第16-18页 |
| 2.2.2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第18-21页 |
| 2.3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 第21-23页 |
| 2.4 区域矿产特征 | 第23-25页 |
| 2.4.1 矿床类型 | 第23页 |
| 2.4.2 矿床分布规律 | 第23页 |
| 2.4.3 矿床质构造环境与成矿系列 | 第23-25页 |
| 第3章 典型矿床特征 | 第25-41页 |
| 3.1 野马泉铁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 | 第25-31页 |
| 3.1.1 成矿地质背景 | 第25页 |
| 3.1.2 矿床地质特征 | 第25-29页 |
| 3.1.3 成岩成矿时代 | 第29-30页 |
| 3.1.4 矿床成因探讨 | 第30-31页 |
| 3.2 肯得可克 FeCoBiAu 矿床地质特征 | 第31-34页 |
| 3.2.1 成矿地质背景 | 第31-32页 |
| 3.2.2 床地质特征 | 第32-34页 |
| 3.3.3 成岩成矿时代 | 第34页 |
| 3.3 虎头崖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 | 第34-39页 |
| 3.3.1 成矿地质背景 | 第35页 |
| 3.3.2 矿床地质特征 | 第35-37页 |
| 3.3.3 硫同位素地球化学 | 第37页 |
| 3.3.4 成岩成矿时代 | 第37-38页 |
| 3.3.5 矿床成因探讨 | 第38-39页 |
| 3.4 其它铁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 | 第39-41页 |
| 第4章 控矿因素分析 | 第41-49页 |
| 4.1 控矿因素 | 第41-47页 |
| 4.1.1 赋矿层位多样性表现特征 | 第41-42页 |
| 4.1.2 控矿构造多样性表现特征 | 第42-45页 |
| 4.1.3 控矿岩浆岩多样性表现特征 | 第45-46页 |
| 4.1.4 矿床成因类型及矿产组合多样性表现特征 | 第46-47页 |
| 4.2 找矿标志 | 第47-49页 |
| 第5章 找矿前景分析 | 第49-54页 |
| 5.1 物探异常找矿前景分析 | 第49-50页 |
| 5.2 化探异常找矿前景分析 | 第50-51页 |
| 5.3 缺位成矿类型找矿前景分析 | 第51-52页 |
| 5.4 外围和深部找矿前景分析 | 第52-54页 |
| 第6章 结论 | 第54-56页 |
| 致谢 | 第56-57页 |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 个人简介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