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功能材料论文

零折射率材料的性质与应用研究

中文摘要第4-8页
Abstract第8-12页
第一章 序言第17-33页
    1.1 电磁超材料简介第17-18页
    1.2 光子晶体简介第18-20页
    1.3 零折射率材料简介第20-22页
    1.4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目的和意义第22-24页
    参考文献第24-33页
第二章 零折射率材料的基本性质以及透射性质第33-62页
    2.1 零折射率材料的分类第33-34页
    2.2 零折射率材料的基本性质及应用第34-45页
        2.2.1 无穷大波长、趋于零的波矢以及均匀场效应第34-38页
        2.2.2 隧穿效应和缺陷调控效应第38-40页
        2.2.3 全反射、高指向性辐射和波前面调控效应第40-44页
        2.2.4 趋于零的电位移矢量以及电位移电流绝缘体和场增强效应第44-45页
    2.3 各向同性零折射率材料的透射性质第45-48页
        2.3.1 单零和双零的各向同性零折射率材料的透射性质第45-47页
        2.3.2 阻抗对透射系数的影响第47-48页
    2.4 各向异性零折射率材料的透射性质第48-54页
        2.4.1 双曲型各向异性零折射率材料的透射性质第48-49页
        2.4.2 全透射条件第49-52页
        2.4.3 材料色散的影响第52-54页
    2.5 本章小结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62页
第三章 含缺陷的各向同性零折射率材料的性质以及异常的电磁波渗流现象第62-109页
    3.1 含缺陷的各向同性零折射率材料的研究背景简介第63-64页
    3.2 多层环状缺陷对二维各向同性零折射率材料的影响以及法诺共振现象第64-79页
        3.2.1 透射系数的推导第64-68页
        3.2.2 单层环状缺陷的影响第68-72页
        3.2.3 多层环状缺陷的影响以及法诺共振现象第72-79页
    3.3 利用介质缺陷实现二维零折射率材料到完美磁导体的等效转变第79-86页
        3.3.1 二维零折射率材料到完美磁导体的等效转变的物理机理第79-83页
        3.3.2 等效完美磁导体在波导器件中的应用第83-85页
        3.3.3 等效完美磁导体在完美电磁吸收体中的应用第85-86页
    3.4 缺陷对三维各向同性零折射率材料的影响以及异常的电磁渗流现象第86-101页
        3.4.1 渗流理论概述第86-88页
        3.4.2 含缺陷的三维各向同性零折射率材料的透射系数的推导第88-90页
        3.4.3 电磁波渗流现象及其物理机制第90-92页
        3.4.4 数值模拟验证第92-96页
        3.4.5 材料吸收的影响第96-98页
        3.4.6 异常性起源及缺陷对三维声学的各向同性零折射率材料的影响第98-101页
    3.5 本章小结第101-103页
    参考文献第103-109页
第四章 各向异性零折射率材料的电磁能流调控效应及其在波导器件中的应用第109-147页
    4.1 各向异性零折射率材料与电磁能流调控的背景简介第109-110页
    4.2 各向异性零折射率材料对电磁能流调控的物理机理第110-124页
        4.2.1 电磁波在非均匀各向异性零折射率材料中的传播与散射特性以及电磁能流再分配的机理第111-117页
        4.2.2 稳健的高透射率的机理第117-119页
        4.2.3 电磁能流调控的例子第119-124页
    4.3 各向异性强度与材料吸收对电磁能流调控的影响第124-127页
        4.3.1 各向异性强度对电磁能流调控的影响第124-126页
        4.3.2 材料吸收对电磁能流调控的影响以及有效介质理论的失效第126-127页
    4.4 电磁能流调控效应在波导中的应用第127-138页
        4.4.1 不规则直波导第128-131页
        4.4.2 弯波导第131-135页
        4.4.3 不规则弯波导第135-138页
    4.5 拓展:基于非均匀的各向异性高折射率材料实现电磁能流调控第138-140页
    4.6 本章小结第140-142页
    参考文献第142-147页
第五章 零折射率材料的设计方法第147-172页
    5.1 零折射率材料的设计方法简介第147-149页
    5.2 基于电介质光子晶体设计单零的各向同性零折射率材料第149-157页
        5.2.1 光子晶体的有效介质理论第149-153页
        5.2.2 磁导率趋于零的单零的各向同性零折射率材料第153-156页
        5.2.3 介电常数趋于零的单零的各向同性零折射率材料第156-157页
    5.3 基于金属-电介质多层膜设计单零的各向异性零折射率材料第157-166页
        5.3.1 横电波下的金属-电介质多层膜的有效介质参数第157-160页
        5.3.2 横磁波下的金属-电介质多层膜的有效介质参数第160-162页
        5.3.3 横磁波下的非局域效应以及负折射第162-166页
    5.4 本章小结第166-167页
    参考文献第167-172页
第六章 介电常数/磁导率虚部主导的材料的性质与应用第172-224页
    6.1 介电常数/磁导率实部为零的材料简介第173-174页
    6.2 应用:实现超薄电磁波完美吸收体和抗反膜的统一理论第174-181页
    6.3 超薄完美电磁吸收薄膜第181-191页
        6.3.1 满足Iμ(ε) >>Rε(ε) ≈0和Iμ(ε) >>1的导电薄膜及其实验验证第181-187页
        6.3.2 满足Iμ(ε,μ) >>Rε(ε,μ)≈0 和Iμ(ε,μ) <<1的零折射率材料薄膜第187-189页
        6.3.3 其它类型的薄膜第189-191页
    6.4 超薄电磁波抗反膜第191-203页
        6.4.1 统一理论给出的不同类型的抗反膜第191-194页
        6.4.2 满足Iμ(ε) >>Rε(ε) ≈0和Iμ(ε) >>1的导电薄膜及宽频抗反膜第194-196页
        6.4.3 Fabry-Pérot共振的消除及实验验证第196-203页
    6.5 拓展:在声学和弹性波完美吸收上的应用第203-213页
        6.5.1 基于超薄薄膜实现零反射的统一理论第203-207页
        6.5.2 声学和弹性波完美吸收的条件第207-210页
        6.5.3 宽频吸收薄膜的理论模型的设计第210-213页
    6.6 本章小结第213-215页
    参考文献第215-224页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224-227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第227-231页
致谢第231-233页

论文共23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退化模型的机械产品可靠性评估方法研究
下一篇:钙钛矿铁电氧化物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微结构及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