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前言 | 第9-10页 |
1.1 引言 | 第9页 |
1.2 本文研究内容 | 第9-10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0-38页 |
2.1 碳酸氢钠的简介 | 第10-15页 |
2.1.1 碳酸氢钠的性质 | 第10-11页 |
2.1.2 碳酸氢钠的应用及消费状况 | 第11-12页 |
2.1.3 碳酸氢钠的生产方法 | 第12-15页 |
2.1.4 国内碳酸氢钠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 第15页 |
2.2 结晶的基本理论 | 第15-38页 |
2.2.1 反应结晶 | 第16-18页 |
2.2.2 结晶热力学 | 第18-27页 |
2.2.3 结晶动力学 | 第27-30页 |
2.2.4 间歇性结晶操作与连续性结晶操作的比较 | 第30-32页 |
2.2.5 粒度的表征方法 | 第32-34页 |
2.2.6 结晶过程中的粒度控制 | 第34-36页 |
2.2.7 粒度理论模型 | 第36-38页 |
3 碳酸氢钠结晶热力学的研究 | 第38-46页 |
3.1 碳酸氢钠冷却过程介稳区的测定 | 第38-42页 |
3.1.1 测定方法 | 第38页 |
3.1.2 试剂与设备 | 第38-40页 |
3.1.3 实验步骤 | 第40页 |
3.1.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0-42页 |
3.2 碳酸氢钠75℃下反应结晶过程局部介稳相图的测定 | 第42-45页 |
3.2.1 测定方法 | 第42页 |
3.2.2 试剂与设备 | 第42页 |
3.2.3 实验步骤 | 第42-43页 |
3.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3-45页 |
3.3 小结 | 第45-46页 |
4 碳酸氢钠结晶动力学的研究 | 第46-56页 |
4.1 试剂与设备 | 第46页 |
4.2 实验步骤 | 第46-47页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7-54页 |
4.3.1 动力学分析 | 第47页 |
4.3.2 实验数据的测定 | 第47-49页 |
4.3.3 晶体生长模型化计算 | 第49-51页 |
4.3.4 碳酸氢钠动力学方程的拟合 | 第51-53页 |
4.3.5 动力学方程影响因素讨论 | 第53-54页 |
4.4 小结 | 第54-56页 |
5 碳酸氢钠反应结晶粒度控制的研究 | 第56-65页 |
5.1 试剂和设备 | 第56页 |
5.2 实验步骤 | 第56页 |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56-62页 |
5.3.1 滴加速率对产品粒度分布的影响 | 第56-57页 |
5.3.2 加入晶种的添加量对产品粒度分布的影响 | 第57-58页 |
5.3.3 晶种粒度对产品粒度分布的影响 | 第58-60页 |
5.3.4 操作时间对产品粒度分布的影响 | 第60-61页 |
5.3.5 排出细晶对产品粒度分布的影响 | 第61-62页 |
5.4 实验产品与青岛碱厂产品的对比 | 第62-64页 |
5.5 小结 | 第64-65页 |
6 碳酸氢钠冷却结晶粒度控制的研究 | 第65-74页 |
6.1 试剂和设备 | 第65页 |
6.2 实验步骤 | 第65页 |
6.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65-73页 |
6.3.1 搅拌速率对产品粒度分布的影响 | 第65-66页 |
6.3.2 降温速率对产品粒度分布的影响 | 第66-68页 |
6.3.3 晶种添加策略对产品粒度分布的影响 | 第68-71页 |
6.3.4 碳酸氢钠粒度理论模型的讨论 | 第71-73页 |
6.4 小结 | 第73-74页 |
7 结论 | 第74-75页 |
8 展望 | 第75-76页 |
9 参考文献 | 第76-80页 |
10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80-81页 |
11 致谢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