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3页 |
第一章 新城疫病毒生物学特性及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 第13-27页 |
·新城疫 | 第13-14页 |
·新城疫病毒的生物学特性 | 第14-19页 |
·新城疫病毒的理化特性 | 第14页 |
·新城疫病毒的基因组特性 | 第14-16页 |
·NDV 的毒力测定 | 第16页 |
·NDV 的复制 | 第16-17页 |
·NDV 的生物学活性 | 第17-18页 |
·NDV 的培养特性 | 第18-19页 |
·NDV 的各个基因及蛋白功能 | 第19-24页 |
·NP 基因及NP 蛋白功能 | 第19页 |
·P 基因和P 蛋白的功能 | 第19-21页 |
·M 基因及M 蛋白的功能 | 第21-22页 |
·F 基因及F 蛋白的功能 | 第22-23页 |
·HN 基因及HN 蛋白功能 | 第23-24页 |
·L 基因及L 蛋白功能 | 第24页 |
·新城疫的流行病学 | 第24-26页 |
·小结 | 第26-27页 |
第二章 新城疫病毒陕西分离株P 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 | 第27-41页 |
·材料 | 第27-28页 |
·主要试验仪器 | 第27页 |
·主要试剂和耗材 | 第27-28页 |
·病毒来源 | 第28页 |
·鸡胚、阳性血清、宿主菌与载体 | 第28页 |
·方法 | 第28-34页 |
·常用试剂的配制 | 第28页 |
·病毒的增殖 | 第28-29页 |
·增殖病毒NDV 抗原的RT-PCR 检测 | 第29-30页 |
·NDV P 基因的RT-PCR 扩增 | 第30页 |
·NDV 分离株P 基因的克隆与鉴定 | 第30-34页 |
·结果 | 第34-39页 |
·病毒分离鉴定结果 | 第34页 |
·NDV 抗原的PCR 检测结果 | 第34页 |
·NDV P 基因RT-PCR 扩增结果 | 第34-35页 |
·PCR 产物的回收结果 | 第35页 |
·菌液PCR | 第35页 |
·重组质粒的酶切鉴定结果 | 第35-36页 |
·NDV 分离株P 基因遗传变异分析 | 第36-39页 |
·讨论 | 第39页 |
·小结 | 第39-41页 |
第三章 NDV 陕西分离株V 基因克隆及V 蛋白结构预测 | 第41-56页 |
·材料 | 第41-42页 |
·主要试验仪器 | 第41页 |
·主要试剂和耗材 | 第41-42页 |
·宿主菌与载体 | 第42页 |
·方法 | 第42-44页 |
·常用试剂的配制 | 第42页 |
·V 基因的PCR 扩增 | 第42页 |
·V 基因的克隆与鉴定 | 第42-44页 |
·结果 | 第44-54页 |
·PCR 扩增结果 | 第44-45页 |
·PCR 产物的回收结果 | 第45页 |
·菌液PCR | 第45页 |
·重组质粒的酶切鉴定结果 | 第45页 |
·NDV V 基因测序结果分析 | 第45-48页 |
·V 蛋白以及结构预测 | 第48-54页 |
·讨论 | 第54-55页 |
·小结 | 第55-56页 |
第四章 NDV V 基因真核表达研究 | 第56-68页 |
·材料 | 第56-57页 |
·主要试验仪器 | 第56页 |
·主要试剂和耗材 | 第56页 |
·宿主菌与载体 | 第56-57页 |
·方法 | 第57-62页 |
·常用试剂的配制 | 第57-58页 |
·NDV V 基因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 | 第58-59页 |
·阳性质粒的大量提取 | 第59-60页 |
·细胞的转染 | 第60页 |
·转染后细胞的收集 | 第60-61页 |
·V 蛋白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 | 第61页 |
·V 蛋白真核表达的Western Blotting 检测 | 第61-62页 |
·结果 | 第62-66页 |
·V 基因真核表达载体构建 | 第62-64页 |
·质粒大量提取结果 | 第64页 |
·细胞转染结果 | 第64-66页 |
·V 蛋白SDS-PAGE 和Western Blotting 检测结果 | 第66页 |
·讨论 | 第66-67页 |
·小结 | 第67-68页 |
结论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6页 |
附录 | 第76-79页 |
英文缩略词及中英文对照表 | 第79-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
作者简介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