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通风冷却塔在风荷载作用下极限承载力分析
摘要 | 第3-4页 |
英文摘要 | 第4-5页 |
1.绪论 | 第8-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11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 研究意义 | 第12-14页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2.理论分析 | 第15-28页 |
2.1 屈曲失效分析理论 | 第15-16页 |
2.2 非线性理论 | 第16-18页 |
2.2.1 材料非线性 | 第16-17页 |
2.2.2 几何非线性 | 第17页 |
2.2.3 几何刚度 | 第17页 |
2.2.4 边界非线性 | 第17-18页 |
2.3 分层壳单元简介和算法 | 第18-21页 |
2.4 迭代准则 | 第21-24页 |
2.4.1 Newton迭代法 | 第21-23页 |
2.4.2 弧长法 | 第23-24页 |
2.5 失稳理论分析 | 第24-27页 |
2.6 几何非线性问题载荷—位移路径的一般特性 | 第27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3.自然通风冷却塔模型 | 第28-49页 |
3.1 自然通风冷却塔的空间几何结构 | 第28-29页 |
3.2 冷却塔设计参数 | 第29-32页 |
3.3 冷却塔有限元模型 | 第32-38页 |
3.3.1 冷却塔塔筒单元的选取 | 第32页 |
3.3.2 冷却塔支柱单元的选取 | 第32-34页 |
3.3.3 分层壳单元建模 | 第34-35页 |
3.3.4 纤维梁单元介绍 | 第35-36页 |
3.3.5 材料本构关系的选取 | 第36-38页 |
3.4 冷却塔模型的建立 | 第38-39页 |
3.5 冷却塔结构动力特性分析 | 第39-44页 |
3.5.1 模态分析理论 | 第39-41页 |
3.5.2 模态分析的求解方法 | 第41页 |
3.5.3 模态分析 | 第41-44页 |
3.6 自然通风冷却塔内力分析 | 第44-48页 |
3.6.1 荷载选取 | 第44-45页 |
3.6.2 塔筒内力计算 | 第45-47页 |
3.6.3 X支柱内力计算 | 第47-48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4.特征值屈曲分析 | 第49-54页 |
4.1 屈曲的原理分析 | 第49页 |
4.2 风荷载选取 | 第49-50页 |
4.3 特征值屈曲分析 | 第50-53页 |
4.4 本章结论 | 第53-54页 |
5.极限承载力分析 | 第54-62页 |
5.1 施加载荷增量 | 第54页 |
5.2 自动时间步长功能 | 第54页 |
5.3 注意事项 | 第54-55页 |
5.4 弧长法的使用 | 第55页 |
5.5 非线性屈曲分析 | 第55-61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6.结论与展望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