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绪论 | 第10-16页 |
(一)选题缘起 | 第10页 |
(二)选题意义 | 第10-11页 |
(三)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四)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13-16页 |
1.数据分析法 | 第13页 |
2.内容对比法 | 第13-14页 |
3.文献梳理法 | 第14-16页 |
一、全媒体环境以及全媒体背景下的微信 | 第16-26页 |
(一)全媒体与全媒体时代 | 第16-20页 |
1.全媒体的概念 | 第16-18页 |
2.全媒体的传播特性 | 第18-19页 |
3.全媒体时代 | 第19-20页 |
(二)全媒体时代中的微信 | 第20-26页 |
1. 微信的产生 | 第21页 |
2.微信的发展 | 第21-22页 |
3.微信的功能 | 第22-26页 |
二、微信公众平台概述 | 第26-34页 |
(一)微信公众平台简介 | 第26-27页 |
(二)微信公众平台服务号与微信公众平台订阅号 | 第27-29页 |
1.微信公众平台服务号 | 第27-28页 |
2.微信公众平台订阅号 | 第28-29页 |
(三)公众平台推送界面与接收界面 | 第29-34页 |
1.微信公众平台推送界面 | 第29-30页 |
2.微信公众平台接收界面 | 第30-34页 |
三、全媒体环境下《人民日报》、《罗辑思维》微信公众平台的内容生产 | 第34-46页 |
(一)全媒体环境下的《人民日报》内容生产 | 第34-37页 |
1.《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平台内容生产现状 | 第34-35页 |
2.《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平台推送内容特点分析 | 第35-37页 |
(二)全媒体环境下的《罗辑思维》微信公众平台内容生产 | 第37-46页 |
1.《罗辑思维》微信公众平台推送内容分析 | 第38-42页 |
2.《罗辑思维》微信公众平台传播特点及优势 | 第42-46页 |
四、微信公众平台的问题与对策 | 第46-50页 |
(一)微信公众平台的问题 | 第46-47页 |
1.审核机制不健全 | 第46页 |
2.虚假信息泛滥 | 第46-47页 |
3.微信公众平台与用户之间缺少系统互动 | 第47页 |
(二)应对对策 | 第47-50页 |
1.提升认识、建立健全完善的审核机制 | 第47页 |
2.转换思路加强互动,形成环状传播 | 第47-50页 |
五、全媒体环境下微信公众平台发展趋势 | 第50-52页 |
(一)原创内容日趋成熟 | 第50页 |
(二)互动方式日趋多元 | 第50-51页 |
(三)服务地域针对性更强 | 第51-52页 |
结论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