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绪论 | 第11-27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4页 |
1.2 传统配电网保护配置现状 | 第14-20页 |
1.2.1 传统配电网的结构特点 | 第14-15页 |
1.2.2 传统无源配电网的保护配置 | 第15-20页 |
1.3 含分布式光伏的配电网保护研究现状 | 第20-25页 |
1.3.1 故障发生立即切除DG | 第20-21页 |
1.3.2 限制分布式电源的接入容量和接入位置 | 第21-22页 |
1.3.3 限制分布式电源提供的故障电流 | 第22-23页 |
1.3.4 改进传统电流保护方案 | 第23页 |
1.3.5 自适应保护方案 | 第23-24页 |
1.3.6 基于通信技术的新型保护方案 | 第24-25页 |
1.4 本文主要工作及章节安排 | 第25-27页 |
2 配电网故障时分布式光伏电源的外部故障特性分析 | 第27-49页 |
2.1 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建模 | 第27-35页 |
2.1.1 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并网结构模型 | 第28-30页 |
2.1.2 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系统的PQ控制策略 | 第30-34页 |
2.1.3 限流环节 | 第34页 |
2.1.4 建立分布式光伏电源模型 | 第34-35页 |
2.2 分布式光伏电源与同步发电机的故障特性比较分析 | 第35-42页 |
2.2.1 同步发电机接口分布式电源的故障特性分析 | 第35-38页 |
2.2.2 分布式光伏电源的故障特性理论分析 | 第38-42页 |
2.3 分布式光伏电源故障特性仿真分析 | 第42-4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3 分布式光伏接入对配电网保护及重合闸影响的分析 | 第49-71页 |
3.1 分布式光伏接入对配电网保护影响的理论分析 | 第49-56页 |
3.1.2 接入不同容量对保护的影响 | 第55页 |
3.1.3 接入位置不同对保护的影响 | 第55-56页 |
3.2 分布式光伏接入对保护与重合闸配合问题的影响 | 第56-58页 |
3.2.1 自动重合闸与保护配合方式 | 第56页 |
3.2.2 DG对所在馈线重合闸的影响 | 第56-57页 |
3.2.3 DG对相邻馈线重合闸的影响 | 第57-58页 |
3.3 算例仿真验证 | 第58-70页 |
3.3.1 不含DG配电网的建模仿真与保护整定 | 第58-62页 |
3.3.2 DG对下游保护的影响 | 第62-66页 |
3.3.3 DG对上游保护的影响 | 第66-68页 |
3.3.4 DG对相邻馈线故障的影响 | 第68-69页 |
3.3.5 DG对灵敏度的影响 | 第69-7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4 含分布式光伏配电网保护改进方案 | 第71-81页 |
4.1 配电网保护总体改进方案 | 第71-72页 |
4.2 考虑分布式光伏控制策略的自适应整定改进方案 | 第72-76页 |
4.2.1 电流保护Ⅰ段整定方法改进 | 第72-74页 |
4.2.2 电流保护Ⅱ段整定方法改进 | 第74-75页 |
4.2.3 电流保护Ⅲ段整定方法改进 | 第75页 |
4.2.4 仿真验证 | 第75-76页 |
4.3 针对光伏出力变化的自适应整定方案 | 第76-7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9-81页 |
5 结论 | 第81-83页 |
5.1 总结 | 第81页 |
5.2 展望 | 第81-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7页 |
作者简历 | 第87-91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