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绪论 | 第8-18页 |
一、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第8-9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二)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9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5页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第9-13页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三、研究的内容和框架 | 第15-16页 |
(一)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二) 研究框架 | 第16页 |
四、创新和不足 | 第16-18页 |
(一) 创新 | 第16-17页 |
(二) 不足 | 第17-18页 |
第一章 理论基础 | 第18-26页 |
第一节 上市商业银行概述 | 第18-20页 |
一、上市商业银行的概念 | 第18页 |
二、上市商业银行的构成和分类 | 第18-20页 |
第二节 竞争力与核心竞争力概述 | 第20-22页 |
一、竞争力的内涵 | 第20-21页 |
二、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含义和特征 | 第21-22页 |
第三节 其他相关理论基础 | 第22-25页 |
一、核心竞争力理论 | 第22-23页 |
二、规模效应理论 | 第23页 |
三、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 | 第23-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二章 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的发展历程及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必要性 | 第26-34页 |
第一节 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的发展历程 | 第26-29页 |
一、我国现代银行体制的形成 | 第26页 |
二、我国现代银行体制的变迁 | 第26-28页 |
三、我国上市商业银行发展现状 | 第28-29页 |
第二节 我国上市商业银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必要性 | 第29-33页 |
一、外部因素 | 第29-32页 |
二、内部因素 | 第32-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三章 我国上市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评价方法选择与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 第34-52页 |
第一节 评价方法选择 | 第34-37页 |
一、指标体系分析法 | 第34-35页 |
二、趋势分析法 | 第35页 |
三、财务业绩分析法 | 第35页 |
四、标杆分析法 | 第35-37页 |
第二节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原则 | 第37-38页 |
一、全面性 | 第37页 |
二、可比性 | 第37页 |
三、代表性 | 第37页 |
四、可操作性 | 第37页 |
五、科学性 | 第37-38页 |
第三节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38-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四章 我国上市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实证分析 | 第52-63页 |
第一节 因子分析法 | 第52页 |
第二节 实证分析过程 | 第52-62页 |
一、选取实证分析对象 | 第52-53页 |
二、定义解释变量 | 第53页 |
三、因子分析实证过程 | 第53-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五章 提升上市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建议 | 第63-71页 |
第一节 提升国家控股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对策 | 第63-68页 |
一、增强创新能力 | 第63-64页 |
二、提高服务意识 | 第64页 |
三、增强人力管理机制的竞争力 | 第64-66页 |
四、健全公司治理制度 | 第66页 |
五、加强风险管理 | 第66-67页 |
六、清晰界定核心竞争力战略 | 第67-68页 |
七、金融业规范管理 | 第68页 |
第二节 加强中小股份制上市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方法 | 第68-70页 |
一、扩大资产规模 | 第68-69页 |
二、创新产品和服务 | 第69页 |
三、加强人才的引进和任用 | 第69页 |
四、加强监管力度 | 第69-70页 |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结论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