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21页 |
1.1 背景与意义 | 第8-10页 |
1.2 深基坑的定义及研究现状 | 第10-20页 |
1.2.1 深基坑定义及存在的问题 | 第10-11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8页 |
1.2.3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8-20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第2章 三种深基坑维护方法的特点与比较 | 第21-37页 |
2.1 钻土灌注桩 | 第21-24页 |
2.1.1 基本原理 | 第21页 |
2.1.2 钻孔灌注桩主要施工工艺 | 第21-24页 |
2.1.2.1 桩位放样 | 第21页 |
2.1.2.2 埋设护筒 | 第21-22页 |
2.1.2.3 成孔 | 第22页 |
2.1.2.4 清孔 | 第22-23页 |
2.1.2.5 钢筋笼加工及吊装 | 第23页 |
2.1.2.6 灌注水下混凝土 | 第23-24页 |
2.1.3 施工特点 | 第24页 |
2.2 地下连续墙 | 第24-30页 |
2.2.1 基本原理 | 第24-25页 |
2.2.2 地下连续墙主要施工工艺 | 第25-29页 |
2.2.2.1 施工工艺流程 | 第25页 |
2.2.2.2 施工准备 | 第25页 |
2.2.2.3 泥浆制备 | 第25-27页 |
2.2.2.4 导墙施工 | 第27-28页 |
2.2.2.5 成槽施工 | 第28页 |
2.2.2.6 钢筋笼的制作与吊装 | 第28-29页 |
2.2.2.7 水下浇筑混凝土 | 第29页 |
2.2.3 施工特点 | 第29-30页 |
2.3 TRD工法桩 | 第30-35页 |
2.3.1 基本原理 | 第30-31页 |
2.3.2 TRD工法主要施工工艺 | 第31-35页 |
2.3.2.1 TRD工法施工工艺流程图 | 第31页 |
2.3.2.2 场地清整 | 第31页 |
2.3.2.3 施工测量 | 第31-32页 |
2.3.2.4 刀柄安装方式 | 第32页 |
2.3.2.5 施工步骤 | 第32-33页 |
2.3.2.6 转角处施工 | 第33-34页 |
2.3.2.7 H型钢施工 | 第34-35页 |
2.3.3 施工特点 | 第3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第3章 三种深基坑维护方法下基坑稳定性的分析 | 第37-76页 |
3.1 工程概况 | 第37-43页 |
3.1.1 岩土分层及其特征 | 第37-40页 |
3.1.1.1 人工填土层 | 第38页 |
3.1.1.2 第四系新进冲积层 | 第38-39页 |
3.1.1.3 基岩 | 第39-40页 |
3.1.1.4 岩土分界线 | 第40页 |
3.1.2 国体中心站结构形式 | 第40-43页 |
3.1.2.1 围护结构 | 第40-42页 |
3.1.2.2 主体结构 | 第42页 |
3.1.2.3 附属结构 | 第42-43页 |
3.2 三种基坑围护方式下基坑性能分析 | 第43-75页 |
3.2.1 Midas GTS简介 | 第43页 |
3.2.2 建立模型 | 第43-48页 |
3.2.2.1 基坑实际情况及相关假设 | 第43-45页 |
3.2.2.2 土参数选择 | 第45页 |
3.2.2.3 结构模型 | 第45-48页 |
3.2.3 基坑挖掘过程中基坑性能研究 | 第48-71页 |
3.2.3.1 基坑挖掘施工进程模拟方法 | 第48页 |
3.2.3.2 开挖过程中基坑性能分析 | 第48-71页 |
3.2.4 三种维护方法下施工过程中结构性能的比较 | 第71-75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第4章 基坑监测及在实际工程的应用研究 | 第76-89页 |
4.1 基坑监测的重要性以及方式的选择 | 第76-77页 |
4.2 监测方案在国体中心站工程中的应用 | 第77-88页 |
4.2.1 监测目的 | 第77页 |
4.2.2 监测布置 | 第77-79页 |
4.2.3 实测数据分析 | 第79-88页 |
4.2.3.1 深层水平位移 | 第79-86页 |
4.2.3.2 地表沉降 | 第86页 |
4.2.3.3 水平支撑轴力 | 第86-87页 |
4.2.3.4 实测数据与理论模型对比 | 第87-88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88-89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9-91页 |
5.1 主要结论 | 第89-90页 |
5.2 展望 | 第90-91页 |
致谢 | 第91-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