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氧包覆碳酸氢钠的制备及其在橡胶配方中的应用
| 摘要 | 第4-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0页 |
| 1.1 引言 | 第11页 |
| 1.2 发泡橡胶的发展历程 | 第11-12页 |
| 1.3 发泡橡胶的主要原料 | 第12-15页 |
| 1.3.1 生胶 | 第12-13页 |
| 1.3.2 硫化剂体系 | 第13-14页 |
| 1.3.3 发泡剂体系 | 第14-15页 |
| 1.3.3.1 物理发泡剂 | 第14页 |
| 1.3.3.2 化学发泡剂 | 第14-15页 |
| 1.3.3.3 发泡助剂 | 第15页 |
| 1.3.4 其他助剂 | 第15页 |
| 1.4 发泡橡胶的制备方法 | 第15-18页 |
| 1.4.1 发泡橡胶的成泡原理 | 第15-16页 |
| 1.4.2 橡胶发泡的影响因素 | 第16-17页 |
| 1.4.3 发泡橡胶的制备 | 第17-18页 |
| 1.4.3.1 常压模压法 | 第17页 |
| 1.4.3.2 高压模压法 | 第17-18页 |
| 1.4.3.3 连续挤出加工 | 第18页 |
| 1.5 本论文研究目的、意义以及主要内容 | 第18-20页 |
| 1.5.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8页 |
| 1.5.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 第二章 微胶囊碳酸氢钠的制备与表征 | 第20-28页 |
| 2.1 前言 | 第20页 |
| 2.2 原料及设备 | 第20-21页 |
| 2.3 微胶囊碳酸氢钠的制备 | 第21-23页 |
| 2.3.1 碳酸氢钠的预处理 | 第21-22页 |
| 2.3.2 微胶囊碳酸氢钠的制备 | 第22-23页 |
| 2.4 微胶囊碳酸氢钠的表征 | 第23-27页 |
| 2.4.1 光学显微镜分析 | 第23-25页 |
| 2.4.2 热重分析 | 第25-27页 |
| 2.5 结论 | 第27-28页 |
| 第三章 丁苯发泡橡胶的制备及表征 | 第28-40页 |
| 3.1 前言 | 第28-29页 |
| 3.2 原料及设备 | 第29页 |
| 3.3 丁苯发泡橡胶的制备 | 第29-31页 |
| 3.3.1 丁苯橡胶混炼胶的制备 | 第29-30页 |
| 3.3.2 丁苯橡胶的硫化发泡 | 第30-31页 |
| 3.4 丁苯橡胶发泡体系的条件试验 | 第31-37页 |
| 3.4.1 硫化剂的选择 | 第31-35页 |
| 3.4.2 发泡剂的用量 | 第35-36页 |
| 3.4.3 硫化剂与温度匹配实验 | 第36页 |
| 3.4.4 丁苯发泡橡胶力学性能表征 | 第36-37页 |
| 3.5 丁苯发泡橡胶泡孔形貌分析 | 第37-38页 |
| 3.6 小结 | 第38-40页 |
| 第四章 三元乙丙发泡橡胶的制备及表征 | 第40-53页 |
| 4.1 前言 | 第40-41页 |
| 4.2 原料及设备 | 第41页 |
| 4.3 三元乙丙发泡橡胶的制备 | 第41-42页 |
| 4.3.1 三元乙丙橡胶混炼胶的制备 | 第41-42页 |
| 4.3.2 三元乙丙橡胶的硫化发泡 | 第42页 |
| 4.4 三元乙丙橡胶发泡体系的条件试验 | 第42-50页 |
| 4.4.1 硫化特性测试 | 第42-43页 |
| 4.4.2 硫化剂的选择 | 第43-48页 |
| 4.4.3 发泡剂用量的选择 | 第48页 |
| 4.4.4 三元乙丙发泡橡胶的性能表征 | 第48-50页 |
| 4.4.4.1 三元乙丙发泡橡胶表观密度的表征 | 第48-49页 |
| 4.4.4.2 三元乙丙发泡橡胶力学性能的表征 | 第49-50页 |
| 4.5 三元乙丙发泡橡胶泡孔形貌分析 | 第50-52页 |
| 4.6 小结 | 第52-53页 |
| 第五章 结论 | 第53-54页 |
| 参考文献 | 第54-60页 |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