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隧道工程论文--勘测、设计与计算论文--勘测论文

篮家岩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及高地应力段数值模拟分析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绪论第11-19页
    1.1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11-12页
        1.1.1 研究现状第11-12页
        1.1.2 存在的问题第12页
    1.2 工程背景第12-17页
        1.2.1 工程概况第12-13页
        1.2.2 工程地质条件第13-14页
        1.2.3 水文地质条件第14-15页
        1.2.4 岩体物理力学性质第15-17页
    1.3 研究目的及技术线路第17-19页
        1.3.1 研究目的第17-18页
        1.3.2 研究技术路线第18-19页
2 超前地质预报方法的理论基础第19-30页
    2.1 预报方法的选择第19页
    2.2 短距离超前地质预报第19-26页
        2.2.1 地质雷达超前地质预报第19-23页
        2.2.2 红外探水第23-26页
    2.3 长距离超前地质预报第26-28页
        2.3.1 TSP超前地质预报第26-28页
        2.3.2 平导超前第28页
    2.4 其他超前地质预报方法第28-29页
    2.5 篮家岩隧道综合超前地质预报方法第29-30页
3 篮家岩隧道综合超前地质预报分析第30-53页
    3.1 富水段超前地质预报第30-36页
        3.1.1 富水段预报实施方案第30页
        3.1.2 TSP203超前地质预报第30-31页
        3.1.3 地质雷达超前地质预报第31-33页
        3.1.4 红外探水超前地质预报第33-35页
        3.1.5 综合分析第35页
        3.1.6 实际围岩揭露情况与预报效果评价第35-36页
        3.1.7 结论第36页
    3.2 软弱破碎段超前地质预报第36-42页
        3.2.1 TSP超前地质预报第36-38页
        3.2.2 地质雷达超前地质预报第38-40页
        3.2.3 其他辅助预报措施第40页
        3.2.4 综合分析第40页
        3.2.5 实际围岩揭露情况与预报效果评价第40-41页
        3.2.6 结论第41-42页
    3.3 围岩变性段超前地质预报第42-47页
        3.3.1 TSP203超前地质预报第42-43页
        3.3.2 地质雷达超前地质预报第43-46页
        3.3.3 综合分析第46页
        3.3.4 实际围岩揭露情况与预报效果评价第46页
        3.3.5 结论第46-47页
    3.4 高地应力段超前地质预报第47-52页
        3.4.1 地应力测量原理及方法第48页
        3.4.2 测点选择第48-49页
        3.4.3 岩石弹性模量和泊松比的测定第49-50页
        3.4.4 测试结果第50-51页
        3.4.5 结论第51-52页
    3.5 本章小结第52-53页
4 篮家岩隧道高地应力段数值模拟第53-72页
    4.1 高地应力段隧道特征第53页
    4.2 计算软件介绍第53-54页
    4.3 建模求解第54-57页
    4.4 结果分析第57-68页
        4.4.1 拱顶沉降变形规律第57-59页
        4.4.2 仰拱隆起变形规律第59-60页
        4.4.3 边墙收敛变形规律第60-64页
        4.4.4 围岩应力分析第64-65页
        4.4.5 支护结构衬砌应力分析第65-67页
        4.4.6 围岩塑性区对比第67-68页
    4.5 隧道数值模拟结果与施工过程监测结果对比第68-70页
        4.5.1 量测项目、方法和目的第68页
        4.5.2 监控量测结果第68-70页
    4.6 基于数值模拟结果的超前地质预报第70-71页
    4.7 本章小结第71-72页
结论与展望第72-74页
致谢第74-75页
参考文献第75-77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湿陷性黄土地基方形闭合地下连续墙桥梁基础承载性状模型试验研究
下一篇:现代有轨电车正线轨旁信号控制单元的研究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