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预防医学、卫生学论文--保健组织与事业(卫生事业管理)论文--医疗卫生制度与机构论文--医疗服务制度论文

关于我国农村医疗卫生保障支出的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3页
第一部分 引言第13-16页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第13-14页
 二、研究方法第14页
 三、预期结果第14页
 四、论文框架结构第14-16页
第二部分 我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建立的理论基础第16-21页
 一、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含义第16-17页
 二、我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建立的理论基础第17-18页
  (一) 构建“和谐社会”论第17页
  (二) 人力资本投资论第17页
  (三) 公共品供给理论第17-18页
  (四) 医疗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理论第18页
 三、我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建立的意义第18-21页
  (一) 有利于实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第18页
  (二) 有利于克服金融危机影响、增强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第18-19页
  (三) 有利于提升农民整体素质、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第19页
  (四) 有利于消除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影响第19-21页
第三部分 我国医疗保障制度的发展沿革第21-25页
 一、合作医疗制度的产生第21页
 二、合作医疗制度的推广与发展第21-22页
 三、合作医疗制度的衰退第22页
 四、合作医疗制度的恢复与重建第22-23页
 五、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初步建立第23-25页
第四部分 我国农村医疗卫生保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第25-29页
 一、我国农村医疗卫生保障面临的机遇第25-27页
  (一) 公共财政体制的建立,为建立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提供了经济基础第25页
  (二) 政府在政策上的支持,为确保农村医疗卫生支出提供了重要保证第25-26页
  (三) 历次改革的经验教训,为完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提供了有益借鉴第26-27页
 二、我国农村医疗卫生保障面临的挑战第27-29页
  (一) 城乡二元化结构决定了医疗卫生保障起点低第27页
  (二) 农村人口多,基础差,不可能建立统一模式的医疗保障体制第27-28页
  (三) 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为主体的保障体系建设刚刚起步第28-29页
第五部分 当前农村医疗卫生保障支出面临的现实问题及原因第29-36页
 一、基金筹集困难,支出资金明显不足第29-31页
  (一) 分配制度不完善第29-30页
  (二) 保障机制不健全第30-31页
  (三) 农民增收入不够快第31页
  (四) 区域发展不平衡第31页
 二、医疗资源配置不合理,增加了农民医疗支出成本第31-32页
  (一) 制度存在缺陷第32页
  (二) 医疗体制不合理第32页
 三、药品价格居高不下,是医疗支出加大的另一重要因素第32-34页
  (一) 医药体制不合理第33页
  (二) 药品流通环节暴利第33-34页
  (三) 监管机制不健全第34页
 四、支出资金监管不到位,风险性大第34-36页
  (一) 管理机制不健全第35页
  (二) 政策系统性和协调性差第35-36页
第六部分 国外农村医疗保障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第36-42页
 一、发达国家农村医疗保障经验启示第36-39页
  (一) 英国全民健康服务体制——贝弗里奇模式第36页
  (二) 美国的老人医疗保险和穷人医疗补助计划第36-37页
  (三) 法国、德国医疗保障更趋公平第37页
  (四) 日本、韩国医疗保险实现全民覆盖第37-38页
  (五) 经验总结第38页
  (六) 对我国的启示第38-39页
 二、发展中国家农村医疗保障经验启示第39-42页
  (一) 巴西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家庭健康计划”第39-40页
  (二) 泰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30 铢计划”第40页
  (三) 墨西哥的农村医疗保险制度第40页
  (四) 经验总结第40-41页
  (五) 对我国的启示第41-42页
第七部分 解决我国农村医疗卫生保障问题的建议第42-52页
 一、总体思路、坚持原则及工作目标第42-43页
  (一) 总体思路第42页
  (二) 坚持原则第42-43页
  (三) 工作目标第43页
 二、建立稳定的资金筹措机制第43-44页
  (一) 增强政府支持力度,保障基金规模第43-44页
  (二) 合理确定缴费水平,调动参保农民的积极性第44页
  (三) 建立弱势群体财政医疗救助办法第44页
  (四) 实现筹资渠道多元化第44页
 三、推行行之有效的补偿政策第44-46页
  (一) 合理选择统筹补偿模式第45页
  (二) 科学设定住院补偿方案第45页
  (三) 稳妥实施医疗救助制度第45页
  (四) 将商业保险引入合作医疗机制第45-46页
 四、建立科学的综合管理制度第46-48页
  (一) 建立基本药品目录,由县统一药品价格第46页
  (二) 建立医疗逐级转诊制度和双向转诊制度第46-47页
  (三) 坚持推行新农合基金的“管办分离”第47页
  (四) 建立健全资金筹集、报销公示制和年度审计制第47页
  (五) 建立新农合管理信息系统第47-48页
 五、加强制度间衔接配合,提高运行效率第48-49页
  (一) 与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衔接第48页
  (二) 与医药分开体制的衔接第48-49页
  (三) 与医疗救助制度的衔接第49页
  (四) 与城市医疗保险制度的衔接第49页
 六、推进配套改革,为新农合制度的运行创造良好环境第49-52页
  (一) 合理布局卫生资源,加快基层医疗机构设施建设第49-50页
  (二) 加大对人才的投入,提高农村卫生人员综合素质第50页
  (三) 加强预防保健工作,构建防病治病长效机制第50-52页
结束语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5页
致谢第55-5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56-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人与环境关系的法哲学定位--重新审视环境法中的人类中心主义
下一篇:我国农村生态道德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