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变形监测的土质边坡安全评价技术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引言 | 第10-11页 |
1.2 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现状 | 第11-15页 |
1.2.1 定性分析方法 | 第13页 |
1.2.2 定量分析方法 | 第13-15页 |
1.2.3 不确定性分析方法 | 第15页 |
1.3 基于位移监测的边坡稳定性分析法的现状研究 | 第15-16页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第二章 土质边坡分类和变形破坏机理的研究 | 第18-24页 |
2.1 概述 | 第18页 |
2.2 土质边坡分类 | 第18-21页 |
2.2.1 按土性分类 | 第18-20页 |
2.2.2 按土体结构分类 | 第20页 |
2.2.3 按边坡变形特征分类 | 第20页 |
2.2.4 按边坡几何分类 | 第20-21页 |
2.3 土坡的变形破坏机理 | 第21-2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三章 土质边坡稳定性影响分析 | 第24-40页 |
3.1 FLAC3D中的边坡稳定性分析 | 第24-27页 |
3.2 几何因素对土坡稳定性影响分析 | 第27-32页 |
3.2.1 边坡高度 | 第27-29页 |
3.2.2 边坡角度 | 第29-30页 |
3.2.3 坡面形态 | 第30-32页 |
3.3 土体力学参数对土坡的稳定性影响分析 | 第32-35页 |
3.4 滑动面位置的确定 | 第35-36页 |
3.5 关于土质边坡安全系数的敏感性分析 | 第36-39页 |
3.5.1 敏感性分析 | 第36-37页 |
3.5.2 边坡稳定安全系数敏感性分析 | 第37-39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四章 均质土坡变形特征分析 | 第40-61页 |
4.1 引言 | 第40页 |
4.2 均质土坡破坏特征研究 | 第40-47页 |
4.2.1 位移云图分析 | 第40-41页 |
4.2.2 坡面监测点位移矢量分析 | 第41-42页 |
4.2.3 各监测点倾斜角分析 | 第42-44页 |
4.2.4 剪应变增量的发展变化 | 第44-46页 |
4.2.5 SLIDE验证 | 第46-47页 |
4.3 均质土坡位移变化规律 | 第47-59页 |
4.3.1 X方向位移随安全系数的变化 | 第47-48页 |
4.3.2 Z方向位移随安全系数的变化 | 第48-50页 |
4.3.3 边坡特征点的变形发展研究 | 第50-53页 |
4.3.4 不同位置处的位移分布 | 第53-54页 |
4.3.5 均质土坡空间变形特征 | 第54-56页 |
4.3.6 曲线拟合 | 第56-5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第五章 基于位移信息的边坡稳定性评判分析方法 | 第61-67页 |
5.1 引言 | 第61页 |
5.2 强度折减法计算边坡位移 | 第61-66页 |
5.2.1 土的理想弹塑性本构关系 | 第62-64页 |
5.2.2 有限元法计算边坡位移 | 第64-66页 |
5.3 基于位移信息的强度折减系数计算 | 第66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六章 土坡基于位移信息的稳定性分析 | 第67-89页 |
6.1 引言 | 第67页 |
6.2 1stOpt软件简介 | 第67-68页 |
6.2.1 1stOpt软件特征 | 第67-68页 |
6.2.2 1stOpt的公式自动搜索拟合功能 | 第68页 |
6.3 公式自动搜索拟合 | 第68-73页 |
6.3.1 "位移—安全系数"公式拟合 | 第68-70页 |
6.3.2 "倾斜角—安全系数"公式拟合 | 第70-72页 |
6.3.3 "倾斜角、位移—安全系数"公式拟合 | 第72-73页 |
6.4 公式的预测验证及应用效果 | 第73-78页 |
6.4.1 预测验证 | 第73-74页 |
6.4.2 公式的应用效果 | 第74-78页 |
6.5 评价体系的提出及应用 | 第78页 |
6.6 实例分析 | 第78-88页 |
6.7 本章小结 | 第88-89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89-91页 |
致谢 | 第91-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9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