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8-10页 |
| ABSTRACT | 第10-12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3-18页 |
| 1.1 研究背景 | 第13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 1.2.1 有机酸的化学特征 | 第13-15页 |
| 1.2.2 有机酸的来源解析 | 第15-17页 |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页 |
| 1.4 研究的主要特色及意义 | 第17-18页 |
| 第2章 实验条件及方法 | 第18-24页 |
| 2.1 采样站点 | 第18-19页 |
| 2.2 样品采集和前处理 | 第19-21页 |
| 2.2.1 样品采集前处理 | 第19页 |
| 2.2.2 采样仪器 | 第19-20页 |
| 2.2.3 采样时间 | 第20-21页 |
| 2.3 预处理及化学分析 | 第21-22页 |
| 2.3.1 预处理及样品保存 | 第21页 |
| 2.3.2 样品分析 | 第21-22页 |
| 2.4 数据处理 | 第22-23页 |
| 2.5 质量控制与保证 | 第23-24页 |
| 第3章 庐山大气沉降中有机酸的浓度特征 | 第24-31页 |
| 3.1 云雾水中的有机酸 | 第24-26页 |
| 3.2 TSP中的有机酸盐 | 第26-28页 |
| 3.3 雨水中的有机酸 | 第28-31页 |
| 第4章 春夏季大气沉降中有机酸差异 | 第31-34页 |
| 4.1 云雾水中有机酸的春夏差异 | 第31页 |
| 4.2 TSP中有机酸盐的春夏季节差异 | 第31-32页 |
| 4.3 雨水中有机酸的春夏季节差异 | 第32-34页 |
| 第5章 大气湿沉降中有机酸对酸度的贡献 | 第34-39页 |
| 5.1 云雾水中有机酸对自由酸度的贡献 | 第34-36页 |
| 5.2 雨水中有机酸对自由酸度的贡献 | 第36-39页 |
| 第6章 大气湿沉降中有机酸来源的初步分析 | 第39-43页 |
| 6.1 云雾水中有机酸一次/二次来源 | 第41页 |
| 6.2 雨水中有机酸的一次/二次来源 | 第41-43页 |
| 第7章 正定矩阵分解(PMF)模型对大气湿沉降中有机酸的源解析 | 第43-51页 |
| 7.1 PMF模型原理 | 第43-44页 |
| 7.2 PMF模型的运行及诊断 | 第44-45页 |
| 7.3 PMF模型对云雾水中有机酸源解析 | 第45-48页 |
| 7.4 PMF模型对雨水中有机酸源解析 | 第48-51页 |
|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1-53页 |
| 8.1 结论 | 第51-52页 |
| 8.2 展望 | 第52-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53-58页 |
| 致谢 | 第58-59页 |
| 发表论文 | 第59-60页 |
| 附件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