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土壤污染及其防治论文

福建省沿海地区土壤—水稻系统铅关系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前言第10-23页
    1.1 选题背景第10-12页
        1.1.1 我国水稻存在重金属Pb超标情况第10页
        1.1.2 东南沿海是Pb地球化学高背景区第10-12页
        1.1.3 研究区是福建省水稻主产区第12页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第12-22页
        1.2.1 研究现状第12-18页
        1.2.2 土壤Pb生态环境评价中存在的问题第18-22页
    1.3 研究内容与意义第22-23页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第23-28页
    2.1 自然地理概况第23页
    2.2 区域地质背景第23-28页
        2.2.1 地层第23-25页
        2.2.2 侵入岩第25-26页
        2.2.3 构造第26页
        2.2.4 矿产第26页
        2.2.5 土壤分布与土地利用第26-28页
第三章 样品采集与分析测试第28-37页
    3.1 样品采集第28-31页
        3.1.1 采样点布设第29-30页
        3.1.2 编号与记录第30页
        3.1.3 野外工作质量控制第30-31页
    3.2 样品分析测试第31-37页
        3.2.1 水稻样品分析测试指标第31-32页
        3.2.2 土壤样品分析测试指标第32-33页
        3.2.3 土壤样粒级干筛方案第33-34页
        3.2.4 土壤元素有效Pb浸提方法第34-37页
第四章 土壤理化指标与元素含量特征第37-43页
    4.1 土壤理化指标特征第37-39页
    4.2 土壤元素含量特征第39-41页
        4.2.1 常量组分含量特征第39页
        4.2.2 重金属及微量元素含量特征第39-40页
        4.2.3 土壤元素之间的关系第40-41页
    4.3 土壤元素含量的影响因素第41-43页
        4.3.1 自然因素第41页
        4.3.2 人为因素第41-43页
第五章 土壤Pb等重金属的粒级分布规律第43-46页
    5.1 不同粒级土壤中Pb等重金属的分布第43-44页
    5.2 影响土壤Pb等重金属粒级分布的因素第44-46页
        5.2.1 粗、细粒级的矿物组成对其Pb含量的影响第44-45页
        5.2.2 粗、细粒级的有机质含量差异及其对Pb含量的影响第45-46页
第六章 土壤Pb等重金属的浸提态含量特征第46-52页
    6.1 决定土壤重金属形态的因素第46页
    6.2 不同方法提取的重金属含量第46-47页
    6.3 土壤Pb等重金属浸提量的粒级变化特征第47-48页
    6.4 各种元素浸提态量与其在水稻中含量的相关性第48页
    6.5 影响土壤Pb等重金属浸提态含量的因素第48-52页
第七章 土壤与稻米Pb含量关系第52-62页
    7.1 水稻重金属含量分布第52-53页
    7.2 稻米安全性评价第53-54页
    7.3 水稻重金属富集系数及其影响因素第54-58页
        7.3.1 水稻重金属富集系数第54-55页
        7.3.2 影响水稻对重金属吸收的土壤理化因素第55-58页
    7.4 土壤-水稻Pb关系模型第58-62页
第八章 结论第62-64页
致谢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71页
附录第71-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H2O-CO2-盐(Li+,Na+,K+,Mg2+,Ca2+,Cl-,SO42-)体系密度模型研究
下一篇:西气东输靖边段管道沿线生态环境稳定性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