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3-28页 |
·选题依据和研究背景 | 第13-15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26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20页 |
·河口近海水体及表层沉积物中烷基酚的分布特征 | 第15-18页 |
·河流水体和表层沉积物中烷基酚的分布特征 | 第18-19页 |
·海洋沉积物柱状样中烷基酚的分布特征 | 第19-20页 |
·国内研究状况 | 第20-26页 |
·近海海域及入海河流中的烷基酚 | 第20-25页 |
·自来水和饮用水中的烷基酚 | 第25页 |
·污水处理厂出水及污泥中的烷基酚 | 第25-26页 |
·论文研究目的 | 第26-27页 |
·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 第27-28页 |
第二章 烷基酚在胶州湾各介质中的分布特征及其潜在生态风险评估 | 第28-41页 |
·研究区及其自然环境概况 | 第28页 |
·样品采集 | 第28-29页 |
·实验部分 | 第29-32页 |
·试剂、标样与实验器皿 | 第29-30页 |
·标准溶液的配制 | 第30页 |
·样品预处理 | 第30-31页 |
·GC-MS分析条件 | 第31-32页 |
·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 | 第32页 |
·胶州湾表层水体中酚类化合物的分布特征及其年际变化 | 第32-34页 |
·胶州湾表层沉积物中酚类化合物的分布特征及其年际变化 | 第34-37页 |
·与其他地区的比较 | 第37-38页 |
·胶州湾酚类化合物的潜在生态风险评估 | 第38-40页 |
·小结 | 第40-41页 |
第三章 夏季渤海表层沉积物中壬基酚和双酚A的分布特征与潜在生态风险 | 第41-48页 |
·渤海概况 | 第41页 |
·实验部分 | 第41-43页 |
·样品采集 | 第41-42页 |
·样品萃取 | 第42页 |
·GC-MS分析条件 | 第42-43页 |
·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 | 第43页 |
·分布特征 | 第43-46页 |
·表层沉积物中NP的分布特征 | 第43-45页 |
·表层沉积物中BPA的分布特征 | 第45-46页 |
·与国内外其他研究结果的比较及其潜在生态风险评估 | 第46-47页 |
·结论 | 第47-48页 |
第四章 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沉积物中壬基酚和双酚A的空间分布、沉积通量及潜在生态风险 | 第48-57页 |
·长江口概况 | 第48页 |
·实验部分 | 第48-51页 |
·样品采集 | 第48-49页 |
·样品预处理 | 第49-50页 |
·GC-MS分析条件 | 第50页 |
·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 | 第50页 |
·干密度及沉积年代的测定 | 第50-51页 |
·通量计算 | 第51页 |
·结果和讨论 | 第51-56页 |
·表层沉积物NP和BPA的空间分布特征 | 第51-53页 |
·NP和BPA含量及沉积通量的垂直分布 | 第53-55页 |
·与国内外研究的比较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 第55-56页 |
·小结 | 第56-57页 |
第五章 大辽河中NP的分布特征及其生态风险评估 | 第57-65页 |
·大辽河简介 | 第57页 |
·实验部分 | 第57-60页 |
·样品采集 | 第57-58页 |
·样品预处理 | 第58页 |
·GC-MS分析条件 | 第58-59页 |
·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 | 第59页 |
·有机碳及其他参数的测定 | 第59-60页 |
·NP在各介质中的分布特征 | 第60-62页 |
·NP在水体中的分布 | 第60-61页 |
·NP在沉积物中的分布 | 第61-62页 |
·各介质中NP与其他参数的关系 | 第62页 |
·与其它河流的NP浓度比较和潜在生态风险评估 | 第62-63页 |
·小结 | 第63-65页 |
第六章 总结与结论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个人简历 | 第77页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