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村上春树的《去中国的小船》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4页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9-10页 |
1.2 有关村上春树及《去中国的小船》的前期研究 | 第10-13页 |
1.2.1 有关村上春树的前期研究 | 第10-12页 |
1.2.2 有关《去中国的小船》的前期研究 | 第12-13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第2章 村上的文学创作 | 第14-24页 |
2.1 村上与美国文学 | 第14-17页 |
2.2 村上与鲁迅文学 | 第17-21页 |
2.3 村上文学的转变 | 第21-2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3章《去中国的小船》的创作 | 第24-32页 |
3.1 创作背景 | 第24-28页 |
3.1.1 村上的中国情结 | 第24-26页 |
3.1.2 父辈记忆 | 第26-28页 |
3.2《藤野先生》和《去中国的小船》 | 第28-31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4章《去中国的小船》中的中国人形象 | 第32-40页 |
4.1 形象设定 | 第32-34页 |
4.2 形象象征 | 第34-39页 |
4.2.1 对中国人的愧疚感 | 第35-36页 |
4.2.2 对中国人的亲切感 | 第36-37页 |
4.2.3 对中国人的距离感 | 第37-39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结论 | 第40-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44-45页 |
致谢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