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21页 |
1.1 纳米材料 | 第10-11页 |
1.1.1 纳米生物材料 | 第10-11页 |
1.2 自组装概念与特征 | 第11-15页 |
1.2.1 DNA自组装及应用 | 第11-13页 |
1.2.2 蛋白质自组装及应用 | 第13-15页 |
1.3 病毒外壳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 | 第15-16页 |
1.4 烟草花叶病毒(TMV)研究背景 | 第16-19页 |
1.4.1 TMV纳米棒结构的制备及应用 | 第18-19页 |
1.4.2 TMV衍生结构的制备及应用 | 第19页 |
1.5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9-20页 |
1.6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第二章 TMV亚基外表面半胱氨酸突变位置的选取、载体构建及表达纯化 | 第21-33页 |
2.1 半胱氨酸突变位点的选取 | 第21-22页 |
2.2 材料与方法 | 第22-28页 |
2.2.1 试验材料 | 第22-25页 |
2.2.1.1 实验涉及菌株和质粒 | 第22页 |
2.2.1.2 主要试剂及生物试剂盒 | 第22-23页 |
2.2.1.3 主要溶液的配制 | 第23-24页 |
2.2.1.4 仪器设备 | 第24-25页 |
2.2.2 实验方法 | 第25-28页 |
2.2.2.1 三株TMV突变体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25-27页 |
2.2.2.2 T103C-TMVcp的诱导表达 | 第27页 |
2.2.2.3 目的蛋白的分离纯化 | 第27-28页 |
2.3 结果与分析 | 第28-31页 |
2.3.1 T103C-TMV1,3cys表达载体的的构建 | 第28-31页 |
2.3.1.1 T103C-TMV1,3cys亚基基因的获取 | 第28-29页 |
2.3.1.2 pET32a(+)-T103C-TMV1,3cys重组质粒的验证 | 第29-31页 |
2.3.2 目的蛋白的诱导表达及纯化 | 第31页 |
2.4 小结 | 第31-33页 |
第三章 三株TMVcp突变体的体外自组装及衍生多维结构的研究 | 第33-44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33-36页 |
3.1.1 实验材料 | 第33-34页 |
3.1.1.1 主要试剂 | 第33-34页 |
3.1.1.2 主要溶液的配制 | 第34页 |
3.1.1.3 仪器设备 | 第34页 |
3.1.2 实验方法 | 第34-36页 |
3.1.2.1 TMV突变体的体外自组装 | 第34-35页 |
3.1.2.2 琼脂糖凝胶电泳表征 | 第35页 |
3.1.2.3 disk-array和bundle组装过程的研究 | 第35页 |
3.1.2.4 透射电镜(TEM)过程 | 第35-36页 |
3.2 结果与讨论 | 第36-42页 |
3.2.1 中性低盐溶液中突变体的组装 | 第36-38页 |
3.2.2 弱酸高盐溶液中突变体的组装行为 | 第38-40页 |
3.2.3 T103C-TMV1,3cys二维disk-array的形成过程 | 第40-41页 |
3.2.4 T103C-TMV1,3cys三维bundle的形成过程 | 第41-42页 |
3.3 小结 | 第42-44页 |
第四章 二维disk-array和三维bundle稳定性研究及二硫键作用的验证 | 第44-50页 |
4.1 材料与方法 | 第44-46页 |
4.1.1 实验材料 | 第44-45页 |
4.1.1.1 实验试剂 | 第44-45页 |
4.1.1.2 主要溶液的配制 | 第45页 |
4.1.1.3 主要仪器及设备 | 第45页 |
4.1.2 实验方法 | 第45-46页 |
4.1.2.1 disk-array与bundle的稳定性研究 | 第45-46页 |
4.1.2.2 disk-array和bundle中的二硫键验证 | 第46页 |
4.2 结果与分析 | 第46-48页 |
4.2.1 T103C-TMV1,3cys disk-array和bundle的pH稳定性 | 第46-47页 |
4.2.2 二硫键介导disk-array和bundle的形成 | 第47-48页 |
4.3 小结 | 第48-50页 |
第5章 disk-array和分散disk为模板制备纳米金粒子阵列及纳米金圈 | 第50-57页 |
5.1 材料与方法 | 第50-53页 |
5.1.1 实验材料 | 第50-51页 |
5.1.1.1 实验试剂 | 第50-51页 |
5.1.1.2 实验设备 | 第51页 |
5.1.1.3 溶液配制 | 第51页 |
5.1.2 实验方法 | 第51-53页 |
5.1.2.1 3.5nm的金粒子(AuNPs)的制备和修饰 | 第51-52页 |
5.1.2.2 3.5 nm AuNPs紫外分光光度计表征 | 第52页 |
5.1.2.3 纳米金阵列的自组装 | 第52页 |
5.1.2.4 单分散的T103C-TMV1,3cys disk的纯化 | 第52-53页 |
5.1.2.5 直径为18nm金圈组装 | 第53页 |
5.2 结果与讨论 | 第53-55页 |
5.2.1 3.5 nm AuNPs的制备 | 第53页 |
5.2.2 以T103C-TMV1,3cys disk-array为模板制备AuNPs阵列 | 第53-54页 |
5.2.3 以分散的T103C-TMV1,3cys disk为模板制备18 nm金圈 | 第54-55页 |
5.3 小结 | 第55-57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57-59页 |
结论 | 第57-58页 |
展望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5页 |
附录 | 第65-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个人简历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