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艺术理论论文--艺术评论、欣赏论文

墨西哥巴尔萨斯河上游阿玛迪艺术的兴衰--对市场作用于民族文化的考察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导论第13-20页
    一、选题的背景第13-18页
        (一) 市场对民族文化的作用第13-15页
        (二) 墨西哥纳瓦尔村庄的阿玛迪艺术第15-17页
        (三) 研究现状评述第17-18页
    二、主要观点、创新之处和难点第18-19页
    三、研究的对象和范围第19页
    四、研究方法和基本思路第19-20页
第一章 墨西哥巴尔萨斯河盆地纳瓦尔社区的历史脉络第20-36页
    第一节 巴尔萨斯河盆地的自然地理环境概貌第21-22页
        (一) 地势地形特征第21-22页
        (二) 气候特征第22页
    第二节 伊瓜拉谷地和巴尔萨斯河盆地的土著定居点第22-25页
        (一) “聚集”政策的初始效果第23页
        (二) “聚集”政策对伊瓜拉谷地定居模式的影响第23-24页
        (三) “聚集”政策在巴尔萨斯河盆地的失败第24-25页
    第三节 伊瓜拉谷地殖民时期的土地所有制第25-28页
        (一) 伊瓜拉谷地土地所有制的四个阶段第25-27页
        (二) 奥邦地区在殖民时期的土地状况第27-28页
    第四节 人口迁徙和佃户定居点的形成第28-30页
        (一) 伊瓜拉谷地成为人口迁徙目的地第28-29页
        (二) 奥邦地区的人口迁徙第29页
        (三) 新的佃户定居点形成第29-30页
    第五节 从独立战争到墨西哥革命期间第30-32页
        (一) 两种趋势第30-31页
        (二) 从独立到革命前这段时期奥邦地区的变化第31-32页
    第六节 墨西哥革命之后伊瓜拉谷地的土地状况和定居、贸易模式第32-34页
        (一) 墨西哥革命之后伊瓜拉谷地的土地状况第32-33页
        (二) 劳动力结构和贸易模式的变化第33-34页
    第七节 巴尔萨斯河上游纳瓦尔社区现状第34-36页
        (一) 边缘化的处境第34-35页
        (二) 阿玛迪绘画的历史基础第35-36页
第二章 阿玛迪绘画:诞生于历史基础之上的新艺术第36-61页
    第一节 装饰陶器的发展和衰落第36-42页
        (一) 制陶业发展的基础和背景第37页
        (二) 陶器贸易的先驱:阿美亚特派克的德·拉·克鲁斯家族第37-39页
        (三) 陶器风格的发展及商业在其中发挥的作用第39-42页
    第二节 阿玛迪绘画:运用墨西哥古老技艺的艺术革新第42-55页
        (一) 阿玛迪绘画的诞生:商业力量作用下的艺术创新第42-47页
        (二) 阿玛迪绘画风格的演化发展第47-53页
        (三) 不止于民间艺术:阿玛迪绘画对传统的颠覆和超越第53-55页
    第三节 阿玛迪艺术的三大特性:市场导向性、朴素性和民族性第55-61页
        (一) 市场之于阿玛迪绘画:生于斯,长于斯第55-57页
        (二) 阿玛迪绘画的“朴素性”第57-58页
        (三) 阿玛迪绘画的“民族性”第58-61页
第三章 奥邦阿玛迪绘画群体及其对艺术和市场的初步探索第61-91页
    第一节 古老的纳瓦尔村庄:圣·奥古斯丁·奥邦第61-65页
        (一) 基本概况第61-62页
        (二) 阿玛迪艺术诞生前(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奥邦的社会经济状况第62-65页
    第二节 奥邦阿玛迪绘画群体里的主要人物第65-70页
        (一) 卡米洛·阿亚拉家族第66-70页
        (二) 希门尼斯·奇诺兄弟和毛里西奥·萨拉萨尔兄弟第70页
    第三节 奥邦艺人们对阿玛迪艺术和市场的初步探索第70-91页
        (一) 阿玛迪绘画在奥邦的传播和发展第71-73页
        (二) 卡米洛·阿亚拉家族的阿玛迪艺术第73-74页
        (三) 绘画内容和风格的演变第74-78页
        (四) 叙事风格画法在奥邦的传播第78-80页
        (五) 阿玛迪市场的发展壮大及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行情第80-83页
        (六) 阿玛迪市场的威胁:墨西哥警察的“寻租行为”第83-84页
        (七) 阿玛迪艺术得以发展的宏观经济背景和市场条件第84-91页
第四章 美国市场对阿玛迪艺术的促进和提升第91-117页
    第一节 奥邦阿玛迪绘画群体的艺术转折点:与美国市场的对接第92-97页
        (一) 马西亚尔与拉布金的相遇第92-95页
        (二) 其余奥邦绘画群体成员的加入及其各自的艺术个性第95-97页
    第二节 拉布金时期奥邦阿玛迪艺术风格的发展第97-101页
        (一) 马西亚尔艺术风格的发展第98页
        (二) 菲利克斯·希门尼斯·奇诺艺术风格的发展第98-99页
        (三) 其他奥邦阿玛迪绘画群体成员的风格发展及宗教和殖民艺术的影响第99-101页
    第三节 罗德曼对阿玛迪绘画的推介提升及阿玛迪艺术高潮的来临第101-109页
        (一) 美国市场上的重要艺术中间人:塞尔登·罗德曼第101-102页
        (二) 拉布金与罗德曼关系的建立及其对阿玛迪艺术的推介提升第102-103页
        (三) 阿玛迪绘画艺术高潮的来临第103-109页
    第四节 奥邦阿玛迪绘画群体与拉布金的分歧和决裂第109-117页
        (一) 慷慨的拉布金第110页
        (二) 画工们与其他美国顾客的接触第110-111页
        (三) 拉布金的经济困境和阿玛迪艺人的纷纷离去第111-113页
        (四) 马西亚尔与拉布金夫妇的特殊感情第113-115页
        (五) 拉布金时代的终结第115-117页
第五章 美国市场的缺失:后拉布金时期的阿玛迪第117-151页
    第一节 阿玛迪艺术贸易兴起后奥邦社会经济状况的改善第117-120页
        (一) 经济的好转第117-119页
        (二) 生活的变化第119-120页
    第二节 留在奥邦的阿玛迪艺人及阿玛迪艺术市场的细分第120-131页
        (一) 胡安·卡米洛·阿亚拉第120-125页
        (二) 菲利克斯·卡米洛·阿亚拉第125-127页
        (三) 罗伯托·毛里西奥第127-129页
        (四) 阿玛迪市场的细分第129-131页
    第三节 离开奥邦的阿玛迪艺人第131-151页
        (一) 伊诺森西奥·希门尼斯·奇诺第131-134页
        (二) 菲利克斯·希门尼斯·奇诺第134-136页
        (三) 马西亚尔·卡米洛·阿亚拉第136-145页
        (四) 阿美亚特派克阿玛迪艺人:尼古拉斯·德·赫苏斯第145-149页
        (五) 阿玛迪艺术高潮过后的拉布金和罗德曼第149-151页
第六章 奥邦的社会政治生活对阿玛迪艺人及其艺术的影响第151-180页
    第一节 奥邦的地方政治第152-158页
        (一) 什么是卡戈制度第152-153页
        (二) 卡戈制度的经济和政治意义第153-156页
        (三) 专员马西亚尔及卡戈制度对其他奥邦阿玛迪艺人的影响第156-158页
    第二节 奥邦的“教堂纠纷”第158-165页
        (一) “神坛的斗争”:现代牧师和传统牧师之争第158-161页
        (二) 奥邦宗教和政治之间的模糊界限第161-165页
    第三节 反对大坝的斗争第165-172页
        (一) 面对危机的临时团结:CPNAB领导下的斗争第165-168页
        (二) 人类学家乔纳森·阿米什和阿玛迪抗议画第168-172页
    第四节 奥邦的土地纠纷第172-180页
        (一) 土地纠纷的由来第172-174页
        (二) 奥邦居民对土地纠纷的看法态度及其实质第174-176页
        (三) 通用汽车公司的土地认购事件第176-178页
        (四) 经济发展:灾难还是机遇?第178-180页
第七章 结语第180-196页
    一、阿玛迪艺术的衰落第180-191页
        (一) 巴尔萨斯河上游地区的移民外流趋势第180-182页
        (二) 陶器在巴尔萨斯河上游地区手工艺贸易中的复兴第182-185页
        (三) 其他手工艺形式对阿玛迪绘画产生的竞争第185-187页
        (四) 阿玛迪市场自身的问题所在第187-191页
    二、阿玛迪的启示:运用民族文化发展经济成功的可能性第191-196页
        (一) 奥邦案例的特殊性第191-192页
        (二) 巴尔萨斯河上游的“创意集群”第192-193页
        (三) 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文化与市场第193-196页
附录一:插图第196-238页
附录二:田野调查照片第238-273页
参考文献第273-284页
致谢第284页

论文共2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OsSPX4与OsSPX6调控水稻磷信号和磷平衡的功能研究
下一篇:全球背景下中国华北与华南板块重建--从Rodinia裂解到Gondwana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