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10-20页 |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16页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第14-15页 |
(三)研究评述 | 第15-16页 |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一)研究思路 | 第16-18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8页 |
四、可能的创新点 | 第18-20页 |
第一章 理论阐释 | 第20-28页 |
第一节 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的界定 | 第20-22页 |
一、依法经营 诚实守信 | 第20-21页 |
二、节约资源 保护环境 | 第21页 |
三、关注公益 回馈社会 | 第21-22页 |
第二节 政府监管 | 第22-23页 |
一、政府监管的概念 | 第22页 |
二、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过程中政府监管的理论基础 | 第22-23页 |
第三节 政府在推进企业社会责任中的角色定位与机制分析 | 第23-28页 |
一、政策制定者 | 第24-25页 |
二、行为推动者 | 第25-26页 |
三、过程监督者 | 第26-28页 |
第二章 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现状、问题和成因分析 | 第28-39页 |
第一节 国有企业社会责任发展的历史沿革及基本状况 | 第28-30页 |
一、计划经济时代的国有企业社会责任 | 第29页 |
二、市场经济时代国有企业社会责任 | 第29-30页 |
三、计划与市场经济时代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的整合 | 第30页 |
第二节 国有企业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存在的突出问题 | 第30-32页 |
一、国有企业社会责任意识模糊 | 第30-31页 |
二、国有企业社会责引领作用缺失 | 第31页 |
三、国有企业仍存在企业社会责任的缺失 | 第31-32页 |
第三节 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缺失形成的原因分析 | 第32-34页 |
一、缺乏全面的法制监管 | 第33页 |
二、缺乏规范的审查体系 | 第33页 |
三、缺乏有效地评价机制 | 第33-34页 |
第四节 我国政府在推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中的作用分析 | 第34-36页 |
一、政府是企业社会责任发展的动力 | 第34页 |
二、企业社会责任对政府绩效的影响 | 第34-36页 |
第五节 政府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关系 | 第36-37页 |
第六节 政府推进企业社会责任构建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 第37-39页 |
第三章 发达国家政府推进企业社会责任的经验及其启迪 | 第39-46页 |
第一节 欧盟各国推进企业社会责任的主要措施 | 第39-41页 |
一、规制者措施 | 第39-41页 |
二、推进者措施 | 第41页 |
三、监督者措施 | 第41页 |
第二节 美国政府推进企业社会责任的主要措施 | 第41-43页 |
一、规制者措施 | 第42页 |
二、推进者措施 | 第42-43页 |
三、监督者措施 | 第43页 |
第三节 日本政府推进企业社会责任的主要措施 | 第43-44页 |
第四节 发达国家政府推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特征分析及经验启示 | 第44-46页 |
第四章 政府推进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政策建议 | 第46-51页 |
第一节 制定推进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基本原则 | 第46-47页 |
一、立足我国基本国情和企业发展实际的原则 | 第46页 |
二、与国际通行规则和惯例结合的原则 | 第46-47页 |
三、政府指导全社会参与的原则 | 第47页 |
四、与其他相关政策有机结合的原则 | 第47页 |
五、分类指导有序推进的原则 | 第47页 |
第二节 明确推进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主要任务 | 第47-49页 |
一、制定企业社会责任推进规制 | 第47-48页 |
二、推动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企业社会责任审查体系 | 第48页 |
三、建立健全国有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机制 | 第48页 |
四、逐步构建国有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 | 第48-49页 |
五、加快建立有利于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配套政策体系 | 第49页 |
第三节 完善推进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的保障措施 | 第49-51页 |
一、建立社会责任组织领导机构 | 第49页 |
二、完善社会责任法律法规基础 | 第49-50页 |
三、依法加强监管,加大执法力度 | 第50页 |
四、充分发挥各种社会力量的作用 | 第50-51页 |
结语及展望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