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地面起重机U形臂结构屈曲问题计算方法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1.2 全地面起重机结构简介 | 第10-13页 |
1.2.1 上车结构 | 第10-12页 |
1.2.2 下车结构 | 第12-13页 |
1.3 国内外全地面起重机发展现状 | 第13-14页 |
1.3.1 国外发展的现状 | 第13-14页 |
1.3.2 国内发展的现状 | 第14页 |
1.4 软件平台 | 第14页 |
1.5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14-17页 |
第2章 屈曲理论基础与屈曲现象分析 | 第17-25页 |
2.1 屈曲的定义与分类 | 第17-19页 |
2.2 屈曲判别理论 | 第19-20页 |
2.2.1 屈曲临界状态的判别理论 | 第19页 |
2.2.2 有限元法屈曲判别理论 | 第19-20页 |
2.3 起重机稳定性校核 | 第20-22页 |
2.4 全地面起重机屈曲实例分析 | 第22-24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3章 详细模型计算方法研究 | 第25-49页 |
3.1 简化梁模型计算简介 | 第25-28页 |
3.2 详细模型计算方法 | 第28-41页 |
3.2.1 计算模型的简化 | 第28-31页 |
3.2.2 U形臂结构模拟单元的选择 | 第31-34页 |
3.2.3 连接方式的模拟 | 第34-37页 |
3.2.4 载荷确定与施加方式 | 第37-40页 |
3.2.5 计算选项设置 | 第40页 |
3.2.6 计算结果提取 | 第40-41页 |
3.3 详细模型与简化梁模型计算结果对比 | 第41-46页 |
3.3.1 安全工况计算结果对比 | 第41-44页 |
3.3.2 屈曲工况计算结果对比 | 第44-46页 |
3.4 详细模型计算方法的屈曲判定准则 | 第46-48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4章U形臂结构屈曲测试 | 第49-61页 |
4.1 测试目的 | 第49页 |
4.2 测试方案说明 | 第49-53页 |
4.2.1 测试结构与测试载荷 | 第49-51页 |
4.2.2 测试方法简介 | 第51页 |
4.2.3 实际测点贴片位置 | 第51-53页 |
4.3 详细模型计算与测试结果对比分析 | 第53-58页 |
4.4 测试结果总结 | 第58-59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第5章U形臂结构屈曲计算参数化的实现 | 第61-69页 |
5.1 参数化实现的目的 | 第61-62页 |
5.2 U形臂节的参数化建立 | 第62-65页 |
5.2.1 U形臂筒的参数化建立 | 第62-63页 |
5.2.2 臂头结构的参数化建立 | 第63-64页 |
5.2.3 臂尾结构的参数化建立 | 第64页 |
5.2.4 滑块的参数化建立 | 第64-65页 |
5.3 组装与接触的参数化实现 | 第65-66页 |
5.3.1 模型组装的参数化实现 | 第65-66页 |
5.3.2 接触定义的参数化实现 | 第66页 |
5.4 结果提取的参数化实现 | 第66-67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7-69页 |
第6章 结论及展望 | 第69-71页 |
6.1 结论 | 第69-70页 |
6.2 展望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作者简介及科研项目 | 第75-77页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