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9-19页 |
1.1 植物区系的概念及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1.2 植物区系的历史及演变过程 | 第12-16页 |
1.2.1 国外植物区系的历史与演变趋势 | 第12-14页 |
1.2.2 国内植物区系研究历史与展望 | 第14-16页 |
1.3 药用植物资源区系研究概况 | 第16-19页 |
第二章 西天山自然环境概况 | 第19-25页 |
2.1 地理位置 | 第19页 |
2.2 地质地貌 | 第19-20页 |
2.3 气候条件 | 第20-21页 |
2.4 资源概况 | 第21-24页 |
2.4.1 水资源 | 第21-22页 |
2.4.2 土壤资源 | 第22-23页 |
2.4.3 矿产资源 | 第23页 |
2.4.4 野生生物资源 | 第23-24页 |
2.5 植被分布特点 | 第24-25页 |
第三章 研究综述 | 第25-28页 |
3.1 研究目的与内容 | 第25-26页 |
3.1.1 研究目的 | 第25页 |
3.1.2 研究内容 | 第25-26页 |
3.2 研究方法 | 第26-27页 |
3.2.1 数据来源 | 第26-27页 |
3.2.2 数据库的建立 | 第27页 |
3.2.3 分析方法 | 第27页 |
3.3 研究意义 | 第27-28页 |
第四章 西天山药用植物资源区系的基本特征 | 第28-48页 |
4.1 药用植物科的区系分析 | 第31-35页 |
4.1.1 科的数量组成分析 | 第31-32页 |
4.1.2 科的分布区类型组成分析 | 第32-35页 |
4.2 药用植物属的区系分析 | 第35-40页 |
4.2.1 属的数量组成及分析 | 第35-37页 |
4.2.2 属的分布区类型组成及分析 | 第37-40页 |
4.3 药用植物种的生活型及生态型分析 | 第40-45页 |
4.3.1 药用植物的生活型分析 | 第40-43页 |
4.3.2 药用植物的生态型分析 | 第43-45页 |
4.4 不同药用部位种的组成分析 | 第45-48页 |
第五章 西天山药用植物药学功效的组成及其多样性分析 | 第48-59页 |
5.1 药用植物的基本药用功效的组成分析 | 第48-54页 |
5.2 西天山药用植物的多样性分析 | 第54-58页 |
5.2.1 药用植物科、属的多样性分析 | 第54-55页 |
5.2.2 西天山与周围环境的药用植物多样性比较分析 | 第55-58页 |
5.3 西天山药用植物多样性保护的生态对策 | 第58-59页 |
第六章 西天山珍稀濒危药用植物资源及其利用与保护对策 | 第59-66页 |
6.1 珍稀濒危药用植物资源的种类组成 | 第59-60页 |
6.2 珍稀濒危药用植物资源分布特征 | 第60-62页 |
6.3 西天山珍稀濒危药用植物形成的原因 | 第62-63页 |
6.3.1 人为因素 | 第62-63页 |
6.3.2 自然因素 | 第63页 |
6.4 珍惜濒危药用植物资源保护价值 | 第63-64页 |
6.5 珍稀濒危药用植物资源的生态保护对策 | 第64-66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0页 |
附录 1. 西天山药用植物名录 | 第70-100页 |
附录 2. 西天山珍惜濒危药用植物名录 | 第100-105页 |
致谢 | 第105-10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