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5页 |
1.1 引言 | 第11页 |
1.2 铁电材料及其基本性质 | 第11-15页 |
1.2.1 铁电性 | 第12页 |
1.2.2 介电性 | 第12-13页 |
1.2.3 压电性 | 第13-14页 |
1.2.4 钙钛矿型铁电材料 | 第14页 |
1.2.5 铁电材料的稀土掺杂改性 | 第14-15页 |
1.3 稀土发光材料 | 第15-20页 |
1.3.1 稀土元素及其基本结构 | 第15-16页 |
1.3.2 稀土离子的发光原理 | 第16-17页 |
1.3.3 稀土离子的电子结构 | 第17-19页 |
1.3.4 稀土离子在用作荧光探针方面的应用 | 第19页 |
1.3.5 稀土发光材料的研究状况 | 第19-20页 |
1.4 上转换发光 | 第20页 |
1.5 稀土掺杂铁电材料 | 第20-23页 |
1.5.1 铁电基质材料的选择 | 第21-22页 |
1.5.2 Na_(0.5)Bi_(0.5)TiO_3晶体结构和基本性质 | 第22页 |
1.5.3 稀土发光铁电材料的研究状况 | 第22-23页 |
1.6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和思路 | 第23页 |
1.7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23-25页 |
第2章 Er~(3+)掺杂对Na_(0.5)Bi_(0.5)TiO_3薄膜的光电特性的影响 | 第25-31页 |
2.1 引言 | 第25页 |
2.2 化学溶液沉积法制备Er掺杂NBT薄膜 | 第25-26页 |
2.2.1 清洗衬底 | 第25页 |
2.2.2 配制前驱体溶液 | 第25-26页 |
2.2.3 制备Na_(0.5)Bi_(0.5-x)Er_xTiO_3薄膜 | 第26页 |
2.3 表征方法 | 第26页 |
2.4 Er~(3+)离子掺杂NBT薄膜的结构以及光学性质 | 第26-29页 |
2.5 不同Er~(3+)离子掺杂浓度对NBT薄膜铁电、介电性质的影响 | 第29-30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3章 NBT:Er薄膜的下转换发光及其温度传感特性 | 第31-40页 |
3.1 引言 | 第31页 |
3.2 NBT:Er薄膜的制备和表征方法 | 第31-32页 |
3.3 NBT:Er薄膜的结构表征和电学性质 | 第32-35页 |
3.4 NBT:Er薄膜的温度传感效应 | 第35-39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4章 Er~(3+)掺杂钛酸铋钠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其光电性质研究 | 第40-51页 |
4.1 引言 | 第40-42页 |
4.1.1 纳米材料的特异性能 | 第41-42页 |
4.1.2 纳米材料的应用 | 第42页 |
4.2 NBT:Er纳米颗粒的制备和表征方法 | 第42-47页 |
4.3 NBT:Er纳米颗粒的温度传感效应 | 第47-5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2-63页 |
附录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获奖项) | 第63-64页 |
附录C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申请的专利)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