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导论 | 第13-21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3-14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3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4-18页 |
1.2.1 知识产权风险分类及内涵的相关研究综述 | 第14-15页 |
1.2.2 知识产权风险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综述 | 第15页 |
1.2.3 知识产权风险管理的相关研究综述 | 第15-17页 |
1.2.4 国际化经营的知识产权风险相关研究综述 | 第17-18页 |
1.3 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第18-20页 |
1.3.1 主要内容 | 第18-19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9页 |
1.3.3 创新点 | 第19-20页 |
1.4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2章 企业国际化经营的知识产权风险理论基础 | 第21-31页 |
2.1 国际化经营风险分类 | 第21-22页 |
2.2 知识产权风险的内涵及特点 | 第22-24页 |
2.3 知识产权风险管理 | 第24-30页 |
2.3.1 风险管理基本流程 | 第24-25页 |
2.3.2 知识产权风险识别 | 第25-27页 |
2.3.3 知识产权风险影响因素分析 | 第27-28页 |
2.3.4 知识产权风险防范和化解 | 第28-3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3章 我国通信设备制造企业国际化经营的知识产权风险识别 | 第31-44页 |
3.1 我国通信设备制造企业国际化经营现状 | 第31-35页 |
3.2 我国通信设备制造企业国际化经营所处的知识产权环境 | 第35-38页 |
3.2.1 欧美地区专利分布较多 | 第35-36页 |
3.2.2 巨头握有大量专利 | 第36-37页 |
3.2.3 专利战成为常态 | 第37-38页 |
3.3 我国通信设备制造企业国际化经营的知识产权风险类型 | 第38-42页 |
3.3.1 非专利实施主体引发的知识产权风险 | 第38-40页 |
3.3.2 竞争者引发的知识产权风险 | 第40页 |
3.3.3 供应商引发的知识产权风险 | 第40-4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第4章 我国通信设备制造企业国际化经营的知识产权风险影响因素 | 第44-52页 |
4.1 内部影响因素 | 第44-48页 |
4.1.1 自主创新能力缺乏 | 第44-46页 |
4.1.2 知识产权能级低 | 第46-47页 |
4.1.3 知识产权布局落后 | 第47页 |
4.1.4 应诉不积极 | 第47-48页 |
4.2 外部影响因素 | 第48-51页 |
4.2.1 专利与标准结合 | 第48-49页 |
4.2.2 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提高 | 第49-50页 |
4.2.3 海外维权机制不健全 | 第50-51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5章 我国通信设备制造企业国际化经营的知识产权风险案例分析 | 第52-64页 |
5.1 中兴通讯发展介绍及国际化经营概况 | 第52-54页 |
5.1.1 中兴通讯发展介绍 | 第52-53页 |
5.1.2 中兴通讯国际化经营概况 | 第53-54页 |
5.2 中兴通讯在国际化经营中面临的知识产权风险及原因 | 第54-57页 |
5.3 中兴通讯防范和化解知识产权风险的策略 | 第57-63页 |
5.3.1 以知识产权管理提供制度保障 | 第57-59页 |
5.3.2 以知识产权创造获取国际化经营通行证 | 第59-60页 |
5.3.3 知识产权保护双管齐下 | 第60-61页 |
5.3.4 以知识产权布局为国际化经营铺路 | 第61-62页 |
5.3.5 以知识产权运营提高知识产权价值 | 第62-63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6章 我国通信设备制造企业国际化经营的知识产权风险防范策略 | 第64-69页 |
6.1 企业层面 | 第64-66页 |
6.1.1 注重知识产权检索工作 | 第64页 |
6.1.2 识别不同知识产权风险的特征 | 第64-65页 |
6.1.3 建设知识产权管理团队 | 第65页 |
6.1.4 增强知识产权实力 | 第65-66页 |
6.2 行业层面 | 第66-67页 |
6.2.1 构建专利池 | 第66页 |
6.2.2 积极参与通信技术国际标准建设 | 第66-67页 |
6.3 政府层面 | 第67-68页 |
6.3.1 帮助企业加快国际专利积累 | 第67页 |
6.3.2 完善知识产权海外维权机制 | 第67页 |
6.3.3 积极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业 | 第67-68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结论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