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1 引言 | 第6-12页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6-7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6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6-7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7-10页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7-9页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9-10页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0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1.4 主要创新点与不足 | 第11-12页 |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12-17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2-14页 |
2.1.1 社会保险 | 第12页 |
2.1.2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 | 第12-13页 |
2.1.3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服务 | 第13-14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14-17页 |
2.2.1 新公共服务理论 | 第14-15页 |
2.2.2 政府绩效管理理论 | 第15-17页 |
3 扬州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服务情况分析 | 第17-26页 |
3.1 扬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 第17-18页 |
3.2 扬州市社会保障制度发展情况 | 第18-19页 |
3.3 扬州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发展现状 | 第19页 |
3.4 扬州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服务情况调查 | 第19-24页 |
3.4.1 调查问卷设计与实施 | 第19-20页 |
3.4.2 问卷调查情况分析 | 第20-24页 |
3.5 扬州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服务实际情况分析 | 第24-26页 |
3.5.1 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 | 第24-25页 |
3.5.2 养老保险金待遇标准不断提高 | 第25页 |
3.5.3 始终确保养老保险待遇按时足额发放 | 第25-26页 |
4 扬州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服务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26-32页 |
4.1 扬州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服务主要矛盾及其表现 | 第26页 |
4.2 扬州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服务问题 | 第26-28页 |
4.2.1 组织建设力度不够 | 第26-27页 |
4.2.2 制度建设基础不牢 | 第27页 |
4.2.3 公共服务质量不高 | 第27-28页 |
4.3 扬州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服务问题形成的原因分析 | 第28-32页 |
4.3.1 体制原因 | 第28-29页 |
4.3.2 经办管理原因 | 第29-30页 |
4.3.3 人员素质原因 | 第30页 |
4.3.4 服务体系原因 | 第30-32页 |
5 扬州市加强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服务建设的对策建议 | 第32-39页 |
5.1 准确定位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职责与任务 | 第32-33页 |
5.1.1 准确定位经办机构的职责 | 第32页 |
5.1.2 充分发挥经办机构的应有作用 | 第32-33页 |
5.2 依靠顶层设计理顺经办机构管理体制 | 第33-35页 |
5.2.1 以改革为契机理顺各方关系 | 第33页 |
5.2.2 加大政府投入提供充足经费保障 | 第33-34页 |
5.2.3 在法制框架内严格依法经办 | 第34-35页 |
5.3 整合经办机构资源优化业务经办流程 | 第35-36页 |
5.3.1 整合机构资源、人力和物质资源 | 第35页 |
5.3.2 优化社会保险业务经办流程 | 第35-36页 |
5.4 加强人才建设提升经办机构人员队伍综合素质 | 第36-37页 |
5.4.1 严把选人用人关,引进高素质人才 | 第36页 |
5.4.2 强化教育培训提高人员素质 | 第36-37页 |
5.5 提高经办机构信息化平台化标准化建设水平 | 第37-39页 |
5.5.1 运用”互联网+”思维提高业务经办科技含量 | 第37页 |
5.5.2 打造功能完备的服务平台 | 第37-38页 |
5.5.3 全面推行社会保险经办管理服务标准化建设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
附录A | 第41-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