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论文

习近平社会发展观研究

中文摘要第4-6页
英文摘要第6-7页
引言第10-15页
    (一)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第10-11页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3页
    (三) 研究思路和方法第13-14页
    (四) 主要创新点和不足之处第14-15页
一、习近平社会发展观提出的现实依据和思想渊源第15-30页
    (一) 习近平社会发展观提出的现实依据第15-19页
        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展现状第15-17页
        2. 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社会发展经验教训第17-19页
    (二) 习近平社会发展观提出的思想渊源第19-30页
        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社会发展思想第19-22页
        2.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社会发展思想第22-25页
        3. 建国以来不同历史时期社会发展思想第25-30页
二、习近平社会发展观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第30-54页
    (一) 社会发展的目的第30-35页
        1. 人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第30-32页
        2. 始终坚持人民利益至上第32-33页
        3. 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第33-35页
    (二) 社会发展的动力第35-40页
        1. 发挥群众首创精神依靠人民推动改革第35-36页
        2. 全面深化改革是社会发展的直接推动力第36-38页
        3. 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第38-40页
    (三) 社会发展的路径第40-45页
        1. 经济新常态下的供给侧改革第40-42页
        2. 全面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第42-44页
        3.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第44-45页
    (四) 社会发展的条件第45-50页
        1. 社会发展内部条件第46-47页
        2. 社会发展外部条件第47-49页
        3. 综合运用社会发展的内部外部条件第49-50页
    (五) 习近平社会发展观的特征第50-54页
        1. 理论性与现实性第50-51页
        2. 全局性与具体性第51-52页
        3. 系统性与科学性第52-54页
三、习近平社会发展观的当代价值第54-59页
    (一) 习近平社会发展观的理论价值第54-56页
        1. 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领导地位第54-55页
        2. 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第55-56页
    (二) 习近平社会发展观的实践价值第56-59页
        1. 坚持和保障人民主体地位第56-57页
        2. 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第57-59页
结论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4页
附录第64-66页
后记第66-67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研究
下一篇:习近平社会建设思想研究